期刊一覽

1. 柯元惠、王曉丹/1335-1384 成功讓子女從母姓:多重關係下協商主體的法意識重塑 2. 蘇彥圖/1385-1452 基礎權利的憲法與政治:當代美國實體正當程序的司法理論爭議及其啟示 3. 陳衍任/1453-1541 「全球最低稅負制」對國際稅法的衝擊與挑戰 4. 葉俊榮/1543-1596 論公民憲政主義下的臺灣防疫模式 5. 黃淨愉/1597-1665 性別平等觀點檢視我國民法繼承編修正草案 6. 吳建昌、劉靜婷/1667-1733 刑事司法精神鑑定之挑戰與期待 2023年特刊主題論文徵稿啟事 本刊擬於2023年10-11月間發行特刊,並以「數位科技與法律」為主題,徵求論文。在數位時代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之巨大轉變,同時也伴隨著諸多未知之挑戰與課題。科技進步使資訊得以數位化,並以超乎過往所能想像之速度,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傳遞,而資訊數位化後,在藉由數位轉型,徹底改變了現代經濟社會之發展面貌,舉凡社群媒體成為人與人互動或取得資訊之主要平台媒介、金融科技創新提高普惠金融之可能性、政府創設了「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平台」提供民眾使用政府機關保存自己資料之管道等,均有助於人們享有更便利之日常生活。但在同時,人們面臨社群媒體上言語霸凌、假訊息之流竄,科技巨頭引發之市場寡占,金融監理機關對金融科技業應有之監理密度為何,數位平台或政府掌握巨量私人數據所潛在之資訊安全,乃至於隱私權等新興問題,均有待解決。而公私部門在面對數位轉型所衍生之各種問題,亦產生了數位治理之需求。對此,2022年8月成立之數位發展部,或可謂是政府正視數位治理必要性及急迫性的佐證之一。由於傳統法制在面對數位時代所帶來之各種新興議題,往往凸顯法規範不足之窘境,亟需法學先進就前揭所提之各項議題或其他與數位科技相關問題深入研究、惠賜卓見,也因此,本刊決定2023年特刊將以「數位科技與法律」為專題進行徵稿,歡迎各界先進踴躍賜稿。
個人資料保護於雲端運算時代之法律爭議初探暨比較法分析:以健保資料為例/樓一琳、何之行 399-422 政府效能、公平審判與保密義務:檢察官之言論自由與限制/林茂弘 423-490 內線交易罪保護法益的探索:以市場效率假設及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為核心/惲純良 491-552 民意支持死刑的態度可改變嗎?/周愫嫻 553-588 新聞自由與記者的侵犯隱私行為:以業務上正當行為的解釋為中心/許恒達 589-664
論海耶克的自由主義法治觀/莊世同 665-702 商業言論自由與個人資料保護之衝突:以美國電信業與我國金控業個人資料流通之管制為中心/翁清坤 703-800 論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適當住房權在我國之實踐:以司法院釋字第709號及其嗣後之裁判為中心/徐揮彥801-876 歐洲民事法規範草案信託編之比較研究/吳英傑877-944 從The Aiolos案論保險代位之程序與特別約定:兼論真實利益當事人原則/陳俊元945-1015
 論剝奪人身自由之正當法律程序:以「法官介入審查」機制為中心/林明昕 1-86 論違法解僱下僱用人之受領遲延責任與危險負擔法理之交錯:以解析我國實務見解及與日本法之比較為中心/徐婉寧 87-134 論過失侵害利益之侵權責任:區別權利侵害與利益侵害的困境與突破/陳聰富 135-200 論WTO反傾銷制度下「非市場經濟體」待遇之內涵與適用/薛景文 201-268 財產犯罪中的持有概念:社會性歸屬的證立與運用/周漾沂 269-338
論行政機關以電子方式作成行政處分:以作成程序之法律問題為中心/謝碩駿1773-1849 歐洲中央銀行單一監理機制之研究/洪德欽 1851-1937 一時使用他人之物與竊盜罪的所有意圖/黃士軒 1939-1997 刑法對誹謗言論的合理規制/張麗卿 1999-2029 金融機構特別背信罪/謝煜偉 2031-2092
第 3 頁,共 3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