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一覽

中國傳統法理思想(五)──孟子\張偉仁 1-38 德國歷史法學派──兼論其與法律信實論、法律史和法律社會學的關係\林端 39-72 中華民國における立憲政治の病理的分析──孫文の五權憲法を中心として\李鴻禧 73-94 論刑法上之承諾\蔡墩銘 95-128 論法律競合與不罰之前後行為\林山田 129-170 警察使用槍械之正當性研究\呂阿福 171-232 涉外禁治產宣告之比較研究\曾陳明汝 233-244 大陸涉臺經貿糾紛仲裁及其適用法律之問題\王泰銓 245-270 印度金融管理的改革\余雪明 271-306 一人公司\柯菊 307-354 私法自治原則之理論與實務──臺灣法制發展之情形\詹森林 355-380 The Essence of Trade Law Remedies\鄺承華 381-415
儒家思想法律化與中國家庭關係的發展\馬漢寶 1-14 中國傳統法律思想(二)\張偉仁 15-42 議會自律權之比較憲法底研究(下)──兼談地方議會議員之免責特權\李鴻禧 43-66 土地徵收補償法上若干問題之研討\黃宗樂 67-104 刑事判決與法條之適用\蔡墩銘 105-140 開放性構成要件理論──探討構成要件與違法性之關係\陳志龍 141-170 刑法解題──關於不法意識及犯罪結構\黃榮堅 171-206 Traites caracteristiques du droit chinois sur les marques\王泰銓 207-222 訴訟程序規定與實務運作之間\陳榮宗 223-232 論多式聯運經營人責任制度及其影響(下)\劉宗榮 233-292 論美國貿易法對智慧財產權之環境保護措施──§337條款之過去、現在與未來\羅昌發 293-326 變動中的人倫秩序與法律秩序──從親屬法中夫妻間的關係談起\陳惠馨 327-362 論特留分扣減權之性質\林秀雄 363-378 論單純承認之原因\郭振恭 379-396 離婚後子女監護問題之檢討\呂潮澤 397-406 臺灣固有習慣與民法之適用\蘇達志 407-418 身分法之基本問題──陳棋炎教授榮退演講\陳棋炎 419-426 我國民法兩願離婚後,可否向法院請求酌定監護人──身分法研究會第五次研討會記錄\身分法研究會 427-448
中國傳統法理思想之三:<墨子>內的法理思想\張偉仁 1-28 董仲舒春秋折獄案例研究\黃源盛 29-64 犯罪嫌疑之研究\蔡墩銘 65-96 日本少年法制之理論與實踐\李茂生 97-158 基本權利的解釋與影響作用\Christian Starck‧許宗力譯 159-182 法治國家的軍隊──由德國的法制探討\陳新民 183-252 有限公司債權人與少數派股東之保護的現行法檢討及立法修正建議\王仁宏 253-276 論美國商標制度之變動與改革\曾陳明汝 277-296 關於海峽兩岸婚姻、收養及繼承法律問題之研討\黃宗樂 297-360 The Taiwan Experience and Future Prospects for Promot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ement (FDI)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徐小波 361-376 Recent Legal Developments Affecting Foreign Investor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徐小波 論兩願離婚無效與撤銷之原因及其訴訟\郭振恭…
環境行政管制原則之法律分析\柯澤東 1-22 議會自律權之比較憲法底研究(上)\李鴻禧 23-64 一九八九中美北太平洋公海流網漁捕協定之研究\傅崑成 65-86 論環境政策上的經濟誘因:理論依據\葉俊榮 87-112 法國刑事訴訟法簡說\王泰銓 113-150 評刑法修正草案\林山田 151-204 許可性構成要件錯誤──兼論負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陳志龍 205-254 論海上保險之保險利益\劉宗榮 255-268 論我國通常法定夫妻財產制──聯合財產制\身分法研究會第三次研討會記錄 269-315
中國傳統法律思想\張偉仁 1-44 人權運動與人權組織之法律觀\蘇俊雄 45-62 論國家對地方的自治監督\許宗力 63-86 環境問題的制度因應:刑罰與其他因應措施的比較與選擇\葉俊榮 87-114 租稅國危機及其憲法課題──財稅改革之法律基礎\葛克昌 115-144 刑法上競合關係\座談會 145-164 從法律上分析歐洲對於中華民國與美國貿易關係之關切\王仁宏 165-174 大陸同居問題初探\王泰銓 175-198 論多式聯運經營人責任制度及其影響\劉宗榮 199-248 美國反傾銷稅及平衡稅法中「損害要件」之研究──兼論其對我國法修正之啟示\羅昌發 249-292 特種贈與可否為扣減標的?\身分法研究會第四次研討會記錄 293-32
第 30 頁,共 3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