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恒達 教授

  • Name: Heng-da Hsu
  • Title: 教授
  • Education: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
  • Tel: 886-2-3366-8950
  • Email: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 Research Interests: 刑法、刑事政策、刑法史

教師簡介

許恒達教授於1999年取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士,2002年取得法學碩士,役畢前往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攻讀刑事法學,2005年及2008年分別獲頒法學碩士及法學博士學位。許教授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自2020年8月起任教於本院,主要教授及研究領域為刑事法、刑罰思想史及刑事政策。

期刊論文

期刊論文名稱 出版日期

論文頁數

〈死刑適格的殺人故意──評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月旦律評》,第34期 2025-01  31-45
〈析論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的刑法規範〉,《台灣法律人》,第40期 2025-01 27-44
〈死刑剝奪生命權的憲法理據:簡評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當代法律》,第36期 2024-12 5-18
〈論偶然防衛〉,《台灣法律人》,第39期 2024-11 106-132
〈初探刑法案例研究方法論〉,《月旦法學雜誌》,第352期 2024-09 60-74
〈刑罰概念與憲法審查的自主性解釋:綜評憲法法庭歷年見解〉,《台灣法律人》,第38期 2024-09 26-50
〈請託行為與貪污犯罪—評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217號刑事大法庭裁定〉,《政大法學評論》,第178期(TSSCI第1級期刊) 2024-09 37-111
〈違審審查與法益概念的刑事立法批判機能〉,《月旦法學雜誌》,第348期 2024-05 19-38
〈密切關聯行為與複行為犯的著手實行時點-評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5588號刑事判決〉,《新學林法學》,第1期 2024-02 157-176
〈論犯罪客體之沒收〉,《當代法律》,第24期 2023-12 34-45
〈評洗錢防制法第15條之2交付帳戶罪──以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673號刑事判決為中心〉,《月旦實務選評》,第3卷第12期 2023-12 125-140
〈刑事制裁與明顯區隔的憲法誡命〉,《台灣法律人》,第27期 2023-09 77-103
〈論合法/不作為惡害通知的可罰界限—以強制罪、強制性交罪及恐嚇取財罪為中心〉,《台灣法律人》,第25期 2023-07 2-32
〈聚眾施強暴脅迫罪的犯罪結構與加重要件:評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4664號刑事判決及其歷審見解〉,《當代法律》,第19期 2023-07 115-127
〈刑法裁判精選-論恐嚇取財罪的解釋疑義〉,《月旦法學雜誌》,第337期 2023-06 142-159
〈原住民文化權利的憲法界限:以司法院釋字第803號解釋為中心〉,《輔仁法學》,第65期(TSSCI第2級期刊) 2023-06 227-277
〈隔離犯的未遂與預備刑責〉,《月旦法學教室》,第247期 2023-05 16-21
〈不動產登記名義之刑事沒收難題:評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重上更一字第49號刑事判決〉,《當代法律》,第13期 2023-01 117-132 
〈聚眾妨害秩序罪之解釋釋疑〉,《成大法學》,第44期 2022-12  73-126
〈責任能力判定要件之近期實務動向〉,《月旦法學雜誌》,第329期 2022-10 167-187 
〈停止服藥與不作為的原因自由行為?〉,《月旦法學雜誌》,第328期 2022-09 6-25 
〈罪刑法定原則與犯罪階層體系—刑法論罪方法論芻議〉,《台灣法律人》,第15期 2022-09 69-88 
〈刑法裁判精選-強制罪的強暴、脅迫行為〉,《月旦法學雜誌》,第327期 2022-08 179-193 
〈竊盜與收費設備詐欺的規範界限──評臺灣雲林地方法院109年度六簡字第36號暨第114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122期
 
2022-08 46-62 
〈交付人頭帳戶的獨立刑事制裁?-評洗錢防制法第15條之1修正草案〉,《當代法律》,第8期
 
2022-08 15-27 
〈不能未遂的概念定性與審查方法—評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511號刑事判決及其歷審裁判〉,《月旦裁判時報》,第121期 2022-07 46-61 
〈少年司法與被害人程序利益的最低限度保障──評司法院釋字第805號解釋〉,《月旦實務選評》,第2卷第6期 2022-06  118-132
〈客體錯誤與中止未遂〉,《月旦法學教室》,第236期 2022-06  9-13
〈強制工作與違憲審查—評司法院釋字第812號解釋〉,《台灣法律人》,第11期
 
2022-05 21-41 
〈刑法裁判精選-評與未成年人性交之實務論罪近況〉,《月旦法學雜誌》,第323期 2022-04 204-219 
〈收取回扣的背信刑責?—評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4250號刑事判決及其歷審見解〉,《當代法律》,第3期 2022-03 100-110
〈刑法裁判精選-評強制性交罪基礎犯行解釋的實務近況〉,《月旦法學雜誌》,第321期 2022-02 134-146
〈洗錢未遂罪的著手實行時點—評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073號刑事判決〉,《當代法律》,創刊號 2022-01 112-117
〈深度偽造影音及其刑法規制〉,《法學叢刊》,第67卷第1期 2022-01 1-29
〈人頭帳戶提供者的洗錢刑責──評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3101號刑事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319期 2021-12 6-24
〈刑法裁判精選──後釋字第775號解釋的累犯議題〉,《月旦法學雜誌》,第319期 2021-12 183-193
〈2020年刑事法實務發展回顧:綜評刑事大法庭元年的競合論爭議〉,《臺大法學論叢》,第50卷特刊(TSSCI期刊,惟本文屬邀稿性質) 2021-11 1485-1540
〈刑法裁判精選──詐欺罪之近期判決動向〉,《月旦法學雜誌》,第317期 2021-10 193-203
〈怠於查報違章建築的不作為圖利罪責?──評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大字第3214號刑事裁定〉,《月旦實務選評》,第1卷第4期 2021-10 93-109
〈析論背信罪之違背任務行為及財產損害──評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5765號刑事判決及其歷審見解〉,《台灣法律人》,第3期 2021-09 141-157
〈傷害或妨害行動自由致死的論罪難題──評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51號刑事判決及歷審見解〉,《月旦裁判時報》,第111期 2021-09 54-65
〈刑法裁判精選──簡評背信罪財產損害之近期實務動向〉,《月旦法學雜誌》,第315期 2021-08 146-155
〈結果提前發生的侵入住居罪?〉,《月旦法學教室》,第224期 2021-06 17-20
〈轉型正義與回復權利:論撤銷不法刑事判決後之返還沒收財產議題〉,《黨產研究》,第6期(本文經雙盲匿名審查) 2021-06 87-142
〈收受、持有、使用洗錢罪之解釋疑義〉,《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27期(本文經雙盲匿名審查)(本文經微幅修正後,另收錄於:吳俊毅、薛智仁編,《經濟刑法的在地實踐》,2021年12月,頁195-233) 2021-04 1-58
〈建議轉診義務與子宮外孕案的刑法評價:評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768號刑事判決及其歷審見解〉,《裁判時報》,第106期 2021-04 36-49
〈國道急煞堵車的刑事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220期 2021-02 14-17
Zur kausalitätsersetzenden Wirkung der fahrlässigen Mittäterschaft, ZIS 2021/2, S. 100-107.(本文於德文稿件發表前,另由日本學者小池信太郎譯為日文,先刊行於慶応義塾大學法學研究會編之期刊:〈過失共同正犯の因果関係代替作用について〉,《法学研究》,第92卷第3卷,2019年3 月,第31-48,WestLaw Japan 2021-04 100-107
〈行賄外國公務員罪之制裁理由與修正方向〉,《法學叢刊》,第65卷第4期 2020-10 39-66
〈行為規範、保護法益與通姦罪的違憲審查:評釋字第791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305期 2020-10 15-32
〈過失犯的預見可能性與迴避可能性:建構過失歸責的理論嘗試〉,《中研院法學期刊》,第27期(TSSCI期刊) 2020-09 55-139
〈析論犯罪被害人參與少年司法程序之爭議:借鏡德國少年刑事程序法制〉,《法律扶助與社會》,第5期(本文經雙盲匿名審查) 2020-09 29-56
〈論假訊息的刑法規制〉,《月旦法學雜誌》,第303期(本文另經邀稿,刊登於《警察法學》,20期,2021年11月,頁1-35) 2020-08 226-246
〈擇一共同正犯〉,《月旦法學教室》,第213期 2020-07 24-27
〈強制工作與想像競合封鎖作用的法定前提:兼評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2306號刑事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299期 2020-04 107-131
〈搶黃燈與注意義務的認定基準:評臺中高分院106年度交上易字第192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93期 2020-03 49-60
〈過失犯罪與正當防衛〉,《月旦法學教室》,第207期 2020-01 38-52
〈累犯與處斷刑加重之裁量:評大法官釋字第775 號解釋暨後續實務裁判〉,《月旦法學雜誌》,第294期 2019-11 5-32
〈評新修正洗錢犯罪及實務近期動向》,《台大法學論叢》,第48卷特刊(TSSCI期刊) 2019-11 1435-1502
〈不明財產來源說明義務與不自證己罪特權的衝突: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30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83期 2019-05 20-37
〈退避義務與防衛手段的必要性〉,《月旦法學教室》,第193期 2018-11 22-24 
〈原住民持用槍械實務問題研究〉,《法律扶助與社會》,第1期(本文經雙盲匿名審查) 2018-09 71-95
〈商業賄賂罪立法方向評析〉,《檢察新論》,第24期 2018-08 48-73
〈持用公務加油卡支付私車油費的刑事責任──評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1060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73期 2018-07 37-50
〈員警槍擊拒捕通緝犯的正當防衛爭議──評最高法院105年度台非字第88號刑事判決與其歷審裁判〉,《月旦法學雜誌》,第276期(本文另經邀稿,發表於《107年度警察執法專題研究年報》,2018年11月,頁1-19) 2018-05 22-42
〈正當防衛與不法侵害的現在性〉,《月旦法學教室》,第185期 2018-03 23-25
〈侵入建築物罪的攻擊客體與保護法益—簡評台灣高等法院105年度上易字第1405號刑事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335期 2018-01 193-204
〈國際法規範與刑事立法:兼評近期刑事法修訂動向〉,《台大法學論叢》,第46卷特刊(TSSCI期刊) 2017-11 1257-1330
Grundrecht als Rechtfertigung der Straftat?: Aspekte aus der taiwanesischen Strafrechtspraxis, Ritsumeikan Law Review, Vol. 35 2017-10 141-153
〈公務員斡旋賄賂暨影響力交易罪立法芻議〉,《政大法學評論》,第150期(TSSCI期刊) 2017-09 113-197
〈賄賂罪犯罪所得之沒收〉,《月旦法學教室》,第179期 2017-09 23-25
〈省思罰金刑的設計理念與制度走向〉,《月旦刑事法評論》,第6期 2017-09 5-23
〈社會秩序維護法拘留處分之檢討〉,《檢察新論》,第22期 2017-07 152-168
〈證據保全、自助行為與強制罪的成立界限:評台灣高等法院102年度上易字第2778號刑事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324期 2017-07 23-41
〈新聞自由與記者的侵犯隱私行為〉,《臺大法學論叢》,第46卷第2期(TSSCI期刊)(本文經小幅修改後,另收錄於:蘇彥圖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10輯)》,2020年7月,頁355-437,臺灣臺北) 2017-06 589-664
〈持有獵槍、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與原住民慣習間的衝突及解套: 評宜蘭地方法院104年度原訴字第1號刑事判決〉,《臺灣原住民族法學》,第1卷2期 2017-04 49-60
〈汽車與犯罪工具之沒收〉,《月旦法學教室》,第170期 2016-12 25-27
〈正當防衛與挑唆前行為〉,《月旦刑事法評論》,第2期 2016-09 101-127
〈變質的友情:侵入住居與妨害性自主之個案檢討〉,《月旦法學教室》,第166期 2016-08 24-26
〈不作為遺棄罪免責規範的法律定性〉,《台灣法學雜誌》,第300期 2016-07 101-114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刑事責任之評析〉,《月旦刑事法評論》,第1期 2016-06 47-69
〈論誤想防衛〉,《中研院法學期刊》,第18期(TSSCI期刊) 2016-03 111-193
〈從個人保護原則重構正當防衛〉,《台大法學論叢》,第45卷1期(TSSCI期刊) 2016-03 315-393
〈詐欺式賄賂的論罪與沒收難題─評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722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43期 2016-01 44-63
〈交通過失與信賴原則──簡評新北地院102年度交易字第812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教室》,第157期 2015-11 53-63
〈屋主的逆襲─再論延展型過當防衛〉,《月旦裁判時報》,第41期 2015-11 49-59
〈散布私密照加重刑責之研議〉,《月旦法學雜誌》,第241期 2015-06 235-253
〈電腦詐欺與不正方法〉,《政大法學評論》,第140期(TSSCI期刊) 2015-03 83-61
〈強摘假髮與空車上鎖-強制罪的解釋疑義〉,《台灣法學雜誌》,第265期 2015-02 85-92
〈賄賂罪職務行為之再探討-以民意代表受賄事例為中心〉,《檢察新論》,第17期 2015-01 68-97
〈評兩岸人犯遣返法制〉,《萬國法律雙月刊》,第198期 2014-12 102-111
〈重新檢討原住民自製獵槍之管制與處罰〉,《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7卷3期 2014-11 121-152
〈網路文字交談的隱私利益及其刑法保護〉,《月旦法學教室》,第144期 2014-10 30-32
〈主管職務圖利罪之罪質與犯罪結構的分析反省〉,《台大法學論叢》,第43卷第3期(TSSCI期刊) 2014-09 719-769
〈抗議、靜坐與強制罪-評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92年度上易字第811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27期 2014-06 88-112
〈服貿抗爭的刑法議題〉,《台灣法學雜誌》,第245期 2014-04 62-67
〈賄賂罪之對價關係及證明難題:評最高法院102年度臺上字第4887號刑事判決與其相關裁判〉,《軍法專刊》,第60卷第2期 2014-04 62-83
〈妨害行動自由罪的成立界限〉,《月旦法學教室》,第135期 2014-01 27-29
〈軍事審判制度的回顧與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224期 2014-01 114-126
〈定執行刑之刑罰裁量〉,《法官協會雜誌》,第15卷 2013-12 132-153
〈背信罪的財產損害與共犯〉,《台灣法學雜誌》,第238期 2013-12 83-92
〈GPS抓姦與行動隱私的保護界限—評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上易字第2407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24期 2013-12 59-78
〈再訪行為理論〉,《成大法學》,第26期(本文經雙盲匿名審查) 2013-12 1-58
〈乘機襲胸案刑責再考-評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102年度侵上訴字第47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233期 2013-10 150-162
〈論議長選舉亮票的刑事責任〉,《高雄市議會online電子月刋》,第28期 2013-10 45-52
〈即成犯與侵占罪的既未遂問題〉,《月旦法學教室》,第129期 2013-07 33-35
〈從台菲漁業爭議省思海上武裝衝突的刑事管轄權問題〉,《台灣法學雜誌》,第227期 2013-07 34-41
〈國家規範、部落傳統與文化衝突—從刑法理論反思原住民犯罪的刑責問題〉,《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6卷第2期(本文經雙盲匿名審查) 2013-07 33-82
〈公職詐欺與財產損害—以臺灣高等法院99年度矚上易字第2號刑事判決為討論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217期 2013-06 15-32
〈論保安處分之強制工作〉,《月旦法學雜誌》,第214期 2013-03 193-213
〈偽裝化緣與捐贈詐欺—評板橋地院88年度易字第4578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218期 2013-02 132-142 
〈從英國2010年新賄賂法談我國反貪污法制修正方向〉,《輔仁法學》,第44期(本文經雙盲匿名審查) 2012-12 51-90
〈不能安全駕駛罪與過失實害犯的罪責及競合難題—兼評最高法院100年度台非字第373號刑事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2期 2012-11 95-108
〈高樓間與動畫中的隱私法益〉,《月旦法學教室》,第121期 2012-11 30-32 
〈從德日台三方觀點論不能安全駕駛罪之本質-從德國法之角度〉,《台灣法學雜誌》,第210期 2012-10 116-121
〈盜用存摺提款與不法所有意圖-評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3232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16期 2012-08 59-70
〈竊盜被害人事後奪回所有財物的刑責問題〉,《月旦法學教室》,第117期 2012-07 33-35
〈準強盜罪的犯行結構與既遂標準〉,《台灣法學雜誌》,第204期 2012-07 157-168
〈從貪污的刑事制裁架構反思財產來源不明罪〉,《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83期(TSSCI期刊) 2012-06 141-204
〈延展型過當防衛〉,《月旦法學教室》,第114期 2012-04 33-35
〈人工流產與墮胎罪的參與關係〉,《月旦法學教室》,第112期 2012-02 30-32
〈強盜預備罪與放棄續行犯罪的刑法評價—評南投地方法院九十八年度訴字第八八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201期 2012-02 239-258
〈傷害結果提前發生的傷害致死罪?—再論最高法院 98 年度台上字第 3086 號判決及其後續見解〉,《台灣法學雜誌》,第192期 2012-01 81-89
〈殺人未遂與原因自由行為—評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6368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12期 2011-12  74-82
〈重新檢視未遂犯的可罰基礎與著手時點—以客觀未遂理論及客觀犯行的實質化為中心〉,《台大法學論叢》,第40卷第4期(TSSCI期刊) 2011-12 2397-2473
〈論瑕疵商品與共同過失責任—以最高法院98年台上字第3125號刑事判決及其歷審見解為討論中心〉,《興大法學》,第10期(本文經雙盲匿名審查) 2011-11 1-47
〈資訊安全的社會信賴與刑法第359條的保護法益-評士林地方法院99年度訴字第122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98期 2011-11 233-249
〈刑法法益概念的茁生與流變〉,《月旦法學雜誌》,第197期 2011-10 134-151
〈論不能未遂—舊客觀說的古酒新釀〉,《清華法學》,第26期(本刊為北京清華大學出版之CSSCI期刊;本文另經改寫,發表於:李聖傑、許恒達編,犯罪實行理論,2012年4月,頁229-274。台北:元照) 2011-07 25-46
〈評析不能未遂修法後的實務動向〉,《月旦法學雜誌》,第194期 2011-07 39-51
〈合法替代行為與過失犯的結果歸責—假設容許風險實現理論的提出與應用〉,《台大法學論叢》,第40卷2期(TSSCI期刊) 2011-06 707-788
〈洩露使用電腦知悉秘密罪的保護射程-評臺中高分院98年度上訴字第1319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90期 2011-03 200-212
〈善良風俗、國民健康與促成性交易的刑事責任—以釋字第666號解釋為反思契機〉,《月旦法學雜誌》,第186期 2010-11 19-37
〈隱私法益與新聞自由—簡評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5053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62期 2010-10 205-208
〈傷害未遂致死與不作為殺人-簡評98年度台上第3086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60期 2010-09 90-95
〈自招危難與阻卻違法-評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6749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57期 2010-08 199-202
〈「原因自由行為」的刑事責任〉,《台大法學論叢》,第39卷2期(TSSCI期刊) 2010-06 351-431
〈行為非價與結果非價—論刑事不法概念的實質內涵〉,《政大法學評論》,第114期(TSSCI期刊) 2010-04 215-300
〈通訊隱私與刑法規制—論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的刑事責任〉,《東吳法律學報》,第21卷第3期(TSSCI期刊) 2010-01 109-159
〈論違法通訊監察罪之行為主體—法益取向的解釋觀點〉,《月旦法學雜誌》,第169期 2009-06 168-185
〈論違法通訊監察之刑事責任〉,《台灣法學雜誌》,第122期 2009-02 40-42
〈超越承擔過失的刑法歸責〉,《東吳法律學報》,第20卷第2期(TSSCI期刊) 2008-10 97-138
〈「實體真實發現主義」之知識形構與概念考古—以中世紀至現代初期之德國刑事程序發展史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第101期(TSSCI期刊) 2008-02 137-192
〈刑罰理論的政治意涵—論刑事政策的誕生〉,《月旦法學雜誌》,第137期 2006-10 188-211
〈共同被告自白與供述證據〉,《月旦法學教室》,第3期(與顧立雄合著) 2003-01 61-78
〈身分要素與背信罪的共同正犯—Roxin構成要件理論的檢討(下)〉,《萬國法律》,第124期 2002-08 104-107
〈身分要素與背信罪的共同正犯—Roxin構成要件理論的檢討(上)〉,《萬國法律》,第123期 2002-07 109-116
〈警察法的明天—兩難困境的存在與破解〉,《司法改革雜誌》,第37期 2002-02 11-13

 

研討會論文

研討會論文名稱 出版日期
〈刑事法與原住民族文化權利:聚焦於後釋字第803號解釋的理論脈絡〉,東華大學法律學系之2024國科會法律學門研習營《原住民族法的研究:典範與轉型》,2024年11月30日,臺灣臺北。 2024
〈從德國法論建構我國少年刑事案件量刑法制之芻議〉,司法院主辦之《2024兒童人權月研討會》,2024年11月14日,臺灣臺北。 2024
〈析論打詐新法的刑法規範〉,台灣法學會商事法委員會暨台灣大學法律學院企業暨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辦之《打擊詐欺的法制建構》研討會,2024年11月1日,臺灣臺北。 2024
〈論少年刑事案件之刑罰裁量:借鏡德國法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計畫團隊主辦之《少年刑事案件量刑法制研討會》,2024年10月1日,臺灣臺北。 2024
〈犯罪被害人導向的刑事程序?規範現狀與將來展望〉,高雄大學法學院比較刑法研究中心主辦之《邁向新紀元的刑事程序》研討會,2024年8月16日,臺灣高雄。 2024
〈犯罪利得沒收與違憲審查:綜評憲法法庭兩號刑事沒收之合憲判決〉,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主辦之《刑事思潮之奔騰(六)—憲法視野下的刑事法:憲法法庭判決評析》研討會,2024年5月18日,臺灣臺北。 2024
〈刑法案例研究方法論芻議〉,東吳大學法學院基礎法學研究中心主辦,《第21回法理學研討會》,2024年3月21日,臺灣臺北。 2024
〈論國會議員受賄罪之職務行為:評台灣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218號刑事大法庭裁定〉,日本中央大學比較法研究所邀請專題演講,2024年3月18日,日本東京。 2024
〈執行刑的理論與實務議題〉,橋頭地方法院主辦之《量刑之理論與實務座談會》,2024年1月25日,臺灣高雄。 2024
Zur Rezeption der Lehre von der objektiven Zurechnung im taiwanesischen Strafrecht, Taiwanesisches-Deutsch-Japanisches Kolloquium an der Chuo University, Nov.2023, Tokyo Japan. 2023
Zur Straftat der unerlaubten Bereicherung im taiwanesischen Strafrecht, Gastvortrag an der Humboldt Universität zu Berlin, July 2023, Berlin Germany. 2023
Die Strafbarkeit des Einflusshandels im taiwanesischen Korruptionsstrafrecht de lege lata et ferenda, Düsseldorfer Workshop im Rahmen des PPP-Austauschs Deutschland-Taiwan 2023-2024 zum Thema „Strafbarkeit der Missbräuchlichen Einflussnahme“, July 2023, Düsseldorf Germany. 2023
Hat die Rechtsgutstheorie eine Zukunft? Überlegungen zu den strafrechtsdogmatischen Funktionen des Rechtsgutsbegriffs, 8. Taiwanesisch-Deutsches Strafrechtsforum, July 2023, Passau Germany. 2023
〈請託行為與貪污犯罪的不法非難架構:評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217號刑事大法庭裁定〉,台灣刑事法學會暨全國律師聯合會刑事法委員會主辦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217號刑事大法庭裁定評釋研討會》,2023年6月17日,臺灣臺北。 2023
〈合法/不作為惡害通知的可罰界限〉,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主辦之《刑事思潮之奔騰系列(四):刑法各論之傳統與現代》學術研討會,2023年5月20日,臺灣臺北。 2023
〈少年司法與被害人的程序啟動權—以告訴、自訴及附帶民事訴訟為中心〉,台北律師公會主辦之《少年司法的變與不變?釋字805號研討會》,2022年11月5日,臺灣臺北。 2022
〈刑事制裁與明顯區隔的憲法誡命〉,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主辦之《刑事思潮之奔騰(三)—憲法與刑法的交匯學術研討會》,2022年10月15日,臺灣臺北。 2022
〈從原漢文化衝突邁向原住民族自治:以刑事法制為中心〉,東華大學法律學系主辦之《原住民族自治:文化衝突下的權利、制度與轉型》,2022年10月9日,臺灣花蓮。 2022 
〈重新檢視責任能力的概念與定位〉,臺灣法學會主辦之《在照護與懲罰之間–精神障礙與法律》研討會,2022年9月24日,臺灣臺北。 2022
〈竊盜與收費設備詐欺的規範界限──評臺灣雲林地方法院109年度六簡字第36號暨第114號刑事判決〉,臺灣高等法院主辦之《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實務與學術對話系列活動臺灣高等法院及所屬法院民、刑事類具參考價值或足資討論裁判評析》研討會,2022年6月17日,臺灣臺北。 2022
〈原住民文化權利的憲法界限:以司法院釋字第803號解釋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學院主辦之《基礎法學研究新方向:在地與比較的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2022年5月5日,臺灣臺北。 2022 
〈罪刑法定原則與犯罪階層體系:論刑法定性犯罪之方法論〉,東吳大學基礎法學研究中心主辦之《第13回法理學研討會》,2022年3月17日,臺灣臺北。 2022
〈省思聚眾妨害秩序罪之解釋疑義〉,彰化地院及彰化地檢署主辦之《憲法集會遊行權之界限—以刑法妨害秩序罪為中心研討會》,2022年2月24日,臺灣彰化。 2022
〈怠於查報違章建築的不作為圖利罪責?──評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大字第3214號刑事裁定〉,刑事學策進會主辦之《2021年秋季研討會》,2021年11月,臺灣臺北。 2021
〈刑法規範之適用與裁判憲法審查〉,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主辦之《論法理、憲法與刑法之間》研討會,2021年5月8日,臺灣臺北。 2021
〈人格尊嚴、言論自由與名譽刑法〉,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主辦之《法與道德—論刑法論憲法與刑法的界限》,2020年10月,臺灣臺北。 2020
〈收受、持有、使用洗錢罪之解釋疑義〉,中興大學法律系與高雄大學比較刑法研究中心主辦之《經濟刑法的在地實踐》研討會,2020年8月,臺灣臺中。 2020
〈析論犯罪被害人參與少年司法程序之爭議-借鏡德國少年刑事程序法制〉,司法院主辦之《少年事件被害人之保護》研討會,2020年6月,臺灣臺北。 2020
〈臺灣刑法與社會秩序維護法對假設息之規制:現況與展望〉,成功大學法律學系主辦之《新興資通訊科技對刑法學之挑戰》,2019年11月,臺灣臺南。 2019
〈過失犯的預見可能性與迴避可能性:建構過失犯實質歸責的理論嘗試〉,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主辦之《第十屆海峽兩岸刑法論壇》,2019年11月,中國西安。 2019
Die straf- und ordnungswidrigkeitsrechtliche Regulierung von Fake News in Taiwan: Bestandsaufnahme und Aussicht, 7. Taiwanesisch-Detusches Strafrechtsforum, Sep. 2021, Taipei Taiwan. 2019
〈舞在耦合結構:訪析李茂生老師的系統論研究時期〉,台大法律學院主辦之《李茂生教授思想集成研討會》,2019年9月,台灣台北。 2019
〈累犯與處斷刑加重之裁量:以釋字775號解釋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學中心主辦之《兩岸刑事法的新紀元》,2019年5月,台灣台北。 2019
〈評析洗錢防制法的刑事規範及實務動向〉,政治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學中心主辦之《第26屆政大刑法周》,2019年03月,台灣台北。 2019
Staatlicher Strafanspruch und Stammestraditionen indigener Völker: Zur strafrechtlichen Behandlung des Kulturkonfliktes in der taiwanesischen Strafpraxis, 1. Taiwanesisch-Japanisch-Deutsches Strafrechtsforum, Nov. 2018, Kaohsiung Taiwan. 2018
Strafrechtliche Risikosteuerung als Aufgabe des modernen Staates?, Gemeinsame Konferenz der Universität Trier und der National Chengchi Unviersity, Jul. 2018, Trier Germany. 2018 
〈析論原因自由行為明文規範十年來的實務暨學理發展〉,東華大學法律系暨高雄大學比較刑法研究中心主辦之《刑法總則修正十周年研討會》,2018年04月,台灣花蓮。 2018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刑事責任之檢討:以強冠劣油案為中心〉,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主辦之《第三屆食品法律與政策研討會》,2018年04月,台灣台北。 2018 
Zur kausalitatsersetzenden Wirkung der fahrlassigen Mittaterschaft.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法務研究科主辦《日独台刑事法シンポジウム「過失共同正犯論」》,2018年3月,日本東京。 2018
Unauthorized Intrusion of Computer Revisited,政治大學法學院主辦之《新一代的法律典範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年12月,台灣台北。 2017 
〈台灣商業賄賂罪立法評析〉,玄奘大學法律學系主辦之《2017新興國家反貪腐立法趨勢學術研討會》,2017年12月,台灣新竹。 2017 
Die Einziehung von Vermogen unklarer Herkunft aus taiwanesischer Sicht, 6. Taiwanesisch-Deutsches Strafrechtsforum, Sep. 2017, Berlin Germany. 2017
Die Begrundung der Notwehr aus der individualistischen Perspektive, Gastvortrag an der Universitat Tubingen, Jul. 2017, Tübingen Germany. 2017 
〈評新修正洗錢防制法之沒收規範〉,臺大法律學院刑事法學研究中心主辦之《法治國的洗錢刑事立法》研討會,2017年06月,台灣台北。 2017 
〈證據保全、自助行為與強制罪的成立界限:評台灣高等法院102年度上易字第2778號刑事判決〉,台灣高等法院主辦之《106年度第1次實務與學術對話系列活動》,2017年04月,台灣台北。 2017 
Grundrecht als Rechtfertigungsgrund der Straftat? Aspekte aus der taiwanesischen Strafrechtspraxis. DAAD: Meeting of the East Asian Germany Alumni Network for Jurists, Mar. 2017, Kyoto Japan. 2017 
〈洗錢防制法新修正沒收規定之檢討〉,高雄大學比較刑法研究中心主辦之《高大刑事法學講座成立十週年研討會》,2017年03月,台灣高雄。 2017 
〈斡旋賄賂罪立法芻議〉,雲南大學主辦之《海峽兩岸中青年刑法學者高級論壇》,2016年08月,中國雲南。 2016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刑事責任之評析〉,高雄大學法學院主辦之《第七屆兩岸刑事法制暨財經法律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年5月,台灣高雄。 2016 
〈德國及奧地利電子監控及社區矯正制度的近期動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主辦之《第二屆兩岸社區矯正與犯罪問題論壇》,2016年4月,台灣台北。 2016 
〈新聞自由與媒體報導的隱私侵犯-以刑事法院判決為中心〉,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主辦之《2015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2015年12月,台灣台北。 2015 
〈社會秩序維護法拘留處分之檢討〉,台北大學法律學院主辦之《非刑事人身自由限制學術研討會》,2015年10月,台灣台北。 2015 
Überlegungen zur strafrechtliche Bewältigung der Risikogesellschaft, 5. Taiwanesisch-Deutsches Strafrechtsforum, Oct. 2015, Tainan Taiwan. 2015 
〈財產來源不明罪與反貪腐公約內國法化之評估〉,法務部廉政署主辦之《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2015年06月,台灣台北。 2015 
〈罪刑均衡、犯罪預防與刑罰裁量—以台灣法制及實務運作為討論中心〉,法務部司法官學院主辦之《罪刑均衡-求刑與量刑國際研討會》,2014年11月,台灣台北。 2014
〈存有論、法益論與實行行為論:刑法學的理論發想〉,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主辦之《刑事法沙龍第二回》,2014年11月,台灣桃園。 2014
Zur Problematik der Erfolgszurechung beim Spatschwangenschaftsabbruch, 4. Taiwanesisch-Deutsches Strafrechtsforum, Sep. 2014, Berlin Germany. 2014 
Actio libera in causa – Ein Versuch der neuen Begrundung aus der Perspektive des Ausnahmemodells, Franz von Liszt Institut fur Internationales Strafrecht an der Humbolt Universitat Berlin, Jul. 2014, Berlin Germany. 2014 
〈重新檢討原住民自製獵槍之管制與處罰〉,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之《第五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2014年8月,台灣台北。 2014 
〈背信罪與關係人交易之問題〉,台灣法學雜誌主辦之《背信罪之解構與再建構座談會》,2014年5月,台灣台北。 2014 
〈法確證原則與受不法侵害時的個人利益保護—論正當防衛阻卻違法的實質理據〉,台灣法理學會主辦之《法律哲學與刑法》研討會,2014年03月,台灣台北。 2014 
〈賄賂罪之對價關係及證明難題〉,政治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學中心主辦之《第21屆刑法周》,2014年3月,台灣台北。 2014 
〈圖利罪罪質與犯罪結構的分析反省〉,台大法律學院主辦之《貪污治罪條例圖利罪之探討學術研討會》,2013年12月,台灣台北。 2013
〈政府採購法第88條刑事責任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學院主辦之《工程法律座談會「第一回」》,2013年11月,台灣台北。 2013 
〈非定罪之犯罪所得沒收:借鏡德國及美國法制〉,法務部主辦之《國際刑事司法互助的趨勢學術研討會》,2013年10月,台灣台北。 2013 
Computer- und Internetstrafrecht im globalisierten Kontext–Untersuchung am Beispiel der taiwanesischen Strafgesetzgebung, 3. Taiwanesisch-Deutsches Strafrechtsforum, Sep. 2013, Taipei Taiwan. 2013 
〈定執行刑之刑罰裁量〉,中華民國法官協會主辦之《102年度學術研討會—刑罰正當法律程序》,2013年9月,台灣台北。 2013 
〈論誤想防衛〉,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暨山西大學主辦之《第四屆海岸兩岸刑事法論壇》,2013年9月,中國太原。 2013 
〈刑法秩序與多元文化:以東亞刑事法院為中心的考察〉,台大法律學院東亞法院與法律繼受研究計劃主辦之《「東亞法院與法律繼受」學術研討會(二):從指標性判決看法院的角色與功能》,2013年6月,台灣台北。 2013 
〈論傷害致死罪的歸責基礎--評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3104號判決〉,成功大學法律學系主辦之《府城刑事法論壇》,2013年5月,台灣台南。 2013 
〈再訪行為理論〉,政治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學中心主辦之《第20屆刑法周》,2013年3月,台灣台北。 2013
〈電腦詐欺與不正方法〉,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主辦《第二屆兩岸清華法學論壇:法學理論與科技發展》,2012年11月,台灣新竹。 2012 
〈ALIC vs. Intoxication Defense—以酒後犯罪的比較法規範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學院主辦之《兩岸四地刑事法制現狀與展望學術研討會》,2012年11月,台灣台北。 2012 
〈財產充公與政治人格—以刑事制裁為中心〉,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主辦《法律人格與轉型正義-身分剝奪與補償之法律史研究》研究群組成果發表會,2012年11月,台灣台北。 2012 
〈規範、良知與文化衝突—從刑法理論反思原住民犯罪的刑責問題〉,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發展中心主辦之《第三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2012年10月,台灣台北。 2012 
〈人格尊嚴、言論自由與名譽刑法—台灣刑法的雙重繼受史〉,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主辦《第8屆東亞法哲學大會》,2012年03月,台灣台北。 2012 
〈勞動作為義務?—論保安處分之強制工作〉,國立政治大學刑法研究中心主辦《第19屆刑法週》,2012年03月,台灣台北。 2012 
〈危險犯與刑法公共危險罪章〉,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主辦《當代刑法思潮與刑法修正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12月,台灣高雄。 2011
〈從英國2010年新賄賂法談貪污之防制〉,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主辦之《2011年兩岸四地刑事法論壇》,2011年12月,中國北京。 2011 
〈正當防衛與挑唆前行為〉,國立台北大學刑法中心主辦《刑法基礎學理研討會(四)》,2011年10月,台灣台北。 2011 
〈原因自由行為的刑法處斷〉,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主辦之《兩岸刑事法前沿問題研討會》,2011年09月,中國北京。 2011 
〈評析德國電子監控法制—源流.演變.展望〉,彰化地方法院檢察署主辦之《電子監控法學之展望學術研討會》,2011年08月,台灣台北。 2011
〈跨域器官買賣犯罪之成因分析與防制對策〉,輔仁大學法律學院刑事法學研究中心主辦《跨域性犯罪之檢討與防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06月,台灣台北。 2011
〈德國電子監控法制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主辦之《電子監控法制化學術研討會》,2011年05月,台灣高雄。 2011 
〈故意犯與結果迴避可能性〉,國立台北大學刑法中心主辦《刑法基礎學理研討會(二)》,2011年03月,台灣台北。 2011 
〈論不能未遂—舊客觀說的古酒新釀〉,國立政治大學刑事法學中心主辦之《第十八屆刑法週》,2011年03月,台灣台北。 2011 
〈刑法法益概念的茁生與流變〉,國立台北大學刑法中心主辦《刑法基礎學理研討會(一)》,2010年12月,台灣台北。 2010
〈階級、血罪與良心—James Q. Whitman論現代刑事司法的誕生〉,國立政治大學法哲學與社會哲學論壇XIV,2010年10月,台灣台北。 2010 
〈從貪污的刑事制裁架構反思財產來源不明罪〉,台灣刑事法學會主辦《刑事立法政策檢視學術研討會》,2010年09月,台灣台北。 2010 
Absolute Security in Cyberspace – Some Remarks on Unauthorized Intrusion of Computer. 清大科法所主辦《The2009ILSTConferenceonInnovation,CompetitionandRegulation》國際研討會,2009年12月,台灣新竹。 2009
〈風險社會與過失刑責〉,國立政治大學刑事法講座(四),2009年10月,台灣台北。 2009 
〈現代工業社會中過失犯之歸責基礎與可罰性界限〉,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院《刑事法學演講》,2009年04月,台灣台北。 2009
〈論違法通訊監察之刑事責任〉,台大科法所與清大科法所合辦之《通訊法制研討會—科技、法理與管制》,2008年11月,台灣台北。 2008 

專書

專書名稱 出版日期                 備註
蔡志偉、許恒達、張鑫隆、徐揮彥著,《國內原住民族重要判決之編輯及解析(第三輯)》 2017-09  
 許恒達,《貪污犯罪的刑法抗制》 2016-05  
 許恒達,《法益保護與行為刑法》 2016-05   
蔡志偉、許恒達、吳秦雯著,《國內原住民族重要判決之編輯及解析(第二輯)》 2016-08  
 李聖傑、許恒達主編,《犯罪實行理論》 2012-04  
Heng-da Hsu, Zurechnungsgrundlage und Strafbarkeitsgrenze der Fahrlässigkeitsdelikte in der modernen Industriegesellschaft,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2009). (Dissertation der 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現代工業社會中過失犯的歸責基礎與可罰界限》
2009 德國法蘭克福克大學法學博士論文收錄於《法蘭克福刑事法研究叢書》第116376
Heng-da Hsu, Norm, Subjekt, Unterwerfung: Untersuchung der strafrechtlichen Gedanken Karl Bindings, Magisterarbeit der 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 (2005). (《規範.主體.馴化—Karl Binding刑法思想研究》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法學碩士論文未正式出版
《科學證據的後設反省以刑事程序上的DNA證據為例》 2002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專書論文

專書論文名稱 出版日期   
〈刑事法:8、公務員犯罪〉,收錄於:詹鎮榮、邱文聰、劉靜怡主編:《法律學研究成果回顧與社會影響性2001-2020(下)》,2024年11月,頁140-164。
 2024-11
Populismusvorwurf und die „rationale“ Kriminalpolitik: zugleich eine kritische Auseinandersetzung mit den kriminalpolitischen Diskursen, in: Beatrice Brunhöber et al. (Hrsg.), Strafrecht als Risiko, Festschrift für Cornelius Prittwitz zum 70. Geburtstag, Baden-Baden 2023, S. 675-691.
2023-01
〈人格尊嚴與名譽刑法:重新解讀公然侮辱罪〉,收錄於:甘添貴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刑事法學的浪潮與濤聲:刑法學》,2021年4月,頁827-849。 2021-04
〈舞在耦合結構:訪析李茂生老師的系統論研究時期〉,收錄於:李茂生教授六秩晉五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主體、理性與人權的彼岸:李茂生教授六秩晉五祝壽論文集》,頁63-92。 2020-06
Staatlicher Strafanspruch und Stammestraditionen indigener Völker: Zur strafrechtlichen Behandlung des Kulturkonfliktes in der taiwanesischen Strafpraxis, in: Jiuan-Yih Wu/Makoto Ida/Robert Esser/Arndt Sinn (Hrsg.), Universelles und Kulturbedingtes im Strafrecht, Hamburg 2020, S. 39-56 2020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刑事責任之檢討──以強冠劣油案為中心〉,收錄於:倪貴榮編,《食品安全與司法救濟》,頁149-206。台灣台北:元照。(本文經雙盲匿名審查) 2020-02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Taiwan's Prosecutorial System: 1945-2014, Neil Chisholm (ed.), JUDICIAL REFORM IN TAIWAN: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DIFFUSION OF LAW, London: Routledge, pp. 68-86, (Peer-Reviewed Article) 2020
Die Einziehung von Vermögen unklarer Herkunft aus taiwanesischer Sicht: Dargestellt am Beispiel des neuen Geldwäschebekämpfungsgesetz, in: Arndt Sinn/Mark Zöller/Robert Esser (Hrsg.): Reform der Vermögensabschöpfung, Hamburg 2019, S. 113-125. 2019
〈析論原因自由行為明文規範十年來的實務暨學理發展〉,吳俊毅、薛智仁編,《刑法總則修正十年之回顧與前瞻》,頁57-97。台北:新學林。(本文經雙盲匿名審查) 2019-04
〈評析特殊洗錢罪的新立法〉,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1)》,頁95-117。台北:法務部司法官學院。 2018-10
〈財產充公與政治人格—以刑事制裁為中心的考察〉,陳子平教授榮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陳子平教授榮退論文集》,頁445-477。台北:元照。 2018-01
〈反恐刑法、例外狀態與法秩序的敵人:Zöller教授與談稿〉,吳俊毅編,《犯罪、資恐與洗錢:如何有效訴追犯罪》,頁109-116。台北:新學林。 2017-08 
〈洗錢防制法新修正沒收規定之檢討〉,吳俊毅編,《犯罪、資恐與洗錢:如何有效訴追犯罪》,頁215-262。台北:新學林。(本文經雙盲匿名審查) 2017-08
〈妨害未成年人性自主刑責之比較法研究〉,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9)》, 頁227-250。台北:法務部司法官學院。 2016-12
Zur Problematik der Erfolgszurechnung beim Spätabbruch der Schwangerschaft, in: Mark Zöller/Arndt Sinn/Robert Esser (Hrsg.), Lebensschutz im Strafrecht, Hamburg 2016, S. 171-186. 2016
〈刑法秩序與多元文化:以東亞刑事法院為中心的考察〉,葉俊榮編,《變遷中的東亞法院:從指標性判決看東亞法院的角色與功能》,頁107-146。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6-10 
Kriminalpolitische Überlegungen zum taiwanesischen Computer- und Internetstrafrecht, in: Arndt Sinn/Hsiao-Wen Wang/Jiuan-Yi Wu/Mark Zöller (Hrsg.), Strafrecht ohne Grenzen, Heidelberg 2015, S. 105-111. 2015
〈財產來源不明罪與反貪腐公約內國法化之評估〉,法務部廉政署編,《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73-301。台北:法務部廉政署。(本文經雙盲匿名審查) 2015-12
〈揭弊者保護制度的刑事政策省思〉,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8)》,頁67-84。台北:法務部司法官學院。 2015-11
〈綁標刑事責任之研究-以行為主體的身分關係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學院工程法律委員會編,《2014東吳工程法學論叢》,頁1-26。台北:東吳大學法學院 2015-08
〈酒後犯罪歸責模式之比較法研究〉,政大刑事法學中心編,《刑事法學的回顧與展望》,頁109-127。台北:元照。 2015-01
〈跨國器官買賣之成因及其防制對策〉,政大刑事法學中心編,《刑事法學的回顧與展望》,頁225-245。台北:元照。 2015-01
〈非定罪之犯罪所得沒收:借鏡德國法制〉,法務部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7)》,頁19-35。台北:法務部。 2014-10
〈德國電子監控法制發展及其對我國之啟示〉,法務部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5)》,2012年12月,頁291-312。台北:法務部。 2012-12
〈論自救行為〉,甘添貴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甘添貴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上冊)》,頁297-327。台北:承法出版文化。 2012-04

教師計畫

計畫類別 計畫名稱 起始日期 結束日期 職稱
司法院委託研究計畫 國家安全案件審理程序之法制比較研究 2024-08 2025-01 協同主持人
國科會補助整合型研究計畫 原住民土地利用行為的刑事責任、文化抗辯與自治佈建 2025-01 2027-12 子計畫主持人
司法院委託研究計畫 少年刑事案件量刑機制之法制研究 2024-05 2025-04 計畫主持人
國科會補助整合型計畫 原住民族法制的權利發展:多元文化脈絡下的理論與實踐—後釋字第803號解釋的原住民權利及其於刑事司法的實踐 2023-01 2024-12 子計畫主持人
國科會委託研究計畫 刑法解釋適用的合憲性控制與裁判憲法審查 2022-08 2025-07 計畫主持人
司法院委託研究計畫 少年事件中被害人保護(含訴訟參與)之法制研究 2021-04 2022-03 共同主持人
衛生福利部委託研究計畫 司法鑑定品質提昇計畫 2020-12 2021-12 協同主持人
司法院委託研究計畫 定執行刑之量化研究 2020-12 2021-10 計畫主持人
司法院委託研究計畫 研究分析重大爭議案件:傅崐萁違反證券交易法案 2020-09 2021-02 計畫主持人
司法院委託研究計畫 刑事訴訟法第465條及第467條關於心神喪失與受刑能力條文之修訂 2020-09 2021-03 協同主持人
科技部補助整合型計畫 從原漢文化衝突邁向原住民族自治:以刑事法制為中心 2020-01 2022-12 子計畫主持人
科技部補助研究計畫 特殊賄賂罪之研究 2019-08 2023-07 計畫主持人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威權統治時期沒收財產處理之研究 2019-04 2019-12 計畫主持人
司法院委託研究計畫 「徐自強擄人勒贖案」重大爭議案件研究 2018-07 2018-12 計畫主持人
司法院委託研究計畫 「張國隆、柯芳澤、林泰治等三人違反貪污治罪條例案」重大爭議通件研究 2018-07
2018-12 計畫主持人
科技部補助研究計畫 共同正犯脫離論的省思、重構與延展 2017-08 2019-07 計畫主持人
司法院委託研究計畫 破壞司法信譽案件與防制方法之研究 2017-05 2017-12 計畫主持人 
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國內原住民族重要判決之編輯及解析(第三輯) 2016-01 2017-01 協同主持人
科技部補助研究計畫 罪刑均衡、犯罪預防與刑罰裁量 2015-08 2017-07 計畫主持人
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大陸地區非刑事人身自由限制之研究 2014-12 2015-10 協同主持人
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國內原住民族重要判決之編輯及解析(第二輯) 2014-12 2015-12 協同主持人
科技部補助研究計畫 重新省思結果加重犯的歸責基礎 2013-08 2015-07 計畫主持人
法務部委託研究計畫 刑事司法互助法之比較研究-以我國現況為中心 2013-06 2014-01 協同主持人
法務部廉政署委託研究計畫 機關組織內部不法資訊揭露者保護法立法研究 2012-08 2013-08 協同主持人
法務部委託研究計畫 引渡逃犯與人員遣返之比較研究—以我國現況為中心 2012-02 2012-11 協同主持人
司法院委託研究計畫 司法智識庫刑事類醫療案件精選裁判資料整編計畫 2011-11 2012-12 協同主持人
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 阻卻違法事由與可歸責的前行為—挑唆防衛及自招危難之研究 2011-08 2013-08 計畫主持人
資策會補助研究計畫 我國再生醫療之刑事政策研究 2011-02 2011-05 計畫主持人
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 從名譽法益之概念反思妨害名譽罪 2010-08 2011-07  計畫主持人
教育部補助卓越教學研究計劃 律師專業倫理在刑事法領域的實踐 2010-08 2011-07 計畫主持人
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 未遂犯之不法結構與著手時點 2009-08 2010-07 計畫主持人
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 原因自由行為刑事責任之再檢討 2008-10 2009-07 計畫主持人

譯著

譯著
Till Zimmermann著,〈影響力交易與不容許的利益請託──德國新刑法第108f條〉,《月旦法學雜誌》,357期,2025年2月,頁。
Joachim Renzikowski著,〈規範理論作為普世刑法釋義學之基礎〉,《月旦法學雜誌》,345期,2024年2月,頁179-193。
 仲道祐樹著,〈實證法與準則—日本死亡協助法制現況〉,《月旦法學雜誌》,298期,2020年3月,頁160-167。
 井田良著,〈論日本繼受德國刑法〉,《月旦法學雜誌》,283期,2018年12月,頁164-174。
 Frank Saliger著,〈論貪污犯罪之不法〉,《司法新聲》,128期,2018年10月,頁105-150。
 Arndt Sinn著,〈組織犯罪3.0〉,吳俊毅編,《犯罪、資恐與洗錢:如何有效訴追犯罪》,2017年08月,頁37-58。台北:新學林。
 Bernd Heinrich著,〈從法治國原則談貪污的可罰性—德國觀點〉,《月旦法學雜誌》,260期,2017年1月,頁189-200。
 Bernd Heinrich著,〈德國刑法對非法影響力交易的處理(一)、(二)、(三)〉,分別刊載於《法務通訊》,2016年8月,2812期,頁3-4;2813期,頁3-5;2814期,頁3-5。
 Lothar Kuhlen著,〈全球風險社會中的食品安全刑法〉,《高大法學論叢》,10卷2期,2015年3月,頁167-205。(本文另收錄於張麗卿編,《全球風險社會刑法新議題—以食品及醫療為中心》,2015年11月,頁124-152)
 井田良著,〈Hans Welzel與日本刑法學〉,《月旦法學雜誌》,237期,2015年2月,頁244-256。
 井田良著,〈日本安樂死刑事責任的討論現況〉,《月旦法學雜誌》,236期,2015年1月,頁230-238。

個人研究

研究名稱 年份 備註
《律師倫理規範逐條釋義》第22、33、34、37、38、42、43、49條之撰寫工作,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律師倫理規範工作小組編 2011-09  
National Report for Taiwan on Cybercrime, 1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omparative Law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