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min law
Saturday, 16 April 2016 08:00
Tzu-yi Lin
教師經歷
起始時間 | 結束時間 | 工作單位 |
---|---|---|
2012-01-01 | 迄今 |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
2003-01-01 | 迄今 |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兼任教授 |
2003-01-01 | 2011-12-31 | 司法院大法官 |
1997-01-01 | 1999-12-31 |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系主任 |
1993-01-01 | 2003-12-31 |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
1987-01-01 | 1993-12-31 |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
1983-01-01 | 1987-12-31 |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講師 |
1978-01-01 | 1983-12-31 |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助教 |
期刊論文
期刊論文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發表型式 |
---|---|---|---|
法學基礎教育的課程內容 | 2000-11 | 311-337 | 紙本 |
從網路色情的規範談起 Internet | 1998-01 | 182-185 | 紙本 |
新聞自由與誹謗─ 一個嚴肅的憲法課題 | 1997-05 | 紙本 | |
評李國偉教授「教育基本法的理念分析」 | 1996-04 | 4-8 | 紙本 |
賦予檢察官羈押決定權違反憲法保障人參自由之規定--立委張俊雄釋憲聲請案補充理由狀 | 1996-01 | 39-60 | 紙本 |
人身自由與檢察官之羈押權 | 1995-10 | 29-39 | 紙本 |
「中華民國憲法」教學現況及規劃為通識課程之可能性 | 1995-06 | 113-120 | 紙本 |
公務機密與行政資訊公開(評論報告) | 1994-07 | 145-217 | 紙本 |
美國總統制與憲政改革 | 1994-07 | 674-688 | 紙本 |
新聞自由的意義及健全之道 | 1994-07 | 593-604 | 紙本 |
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 | 1994-01 | 281-282 | 紙本 |
新聞自由的意義及健全之道 | 1993-07 | 12-16 | 紙本 |
各級普通法院法官及行政法院評事是否應有違憲審查權 (已收於專書出版) | 1993-01 | 13-18 | 紙本 |
新聞自由之意義及其理論基礎 (已收於專書出版) | 1992-12 | 59-103 | 紙本 |
憲政改革座談會論文:選舉委員會之中立性與獨立性—兼論競選活動之自由化與民主化 | 1992-11 | 527-543 | 紙本 |
論接近使用媒體權(已收於專書出版) | 1991-12 | 1-23 | 紙本 |
言論自由與內亂罪 | 1990-07 | 6-18 | 紙本 |
金權政治的法律規範 | 1989-09 | 44-48 | 紙本 |
言論自由之理論基礎 | 1988-12 | 227-275 | 紙本 |
公眾人物的隱私權保障與言論自由 | 1988-10 | 14-22 | 紙本 |
商業性言論與言論自由 | 1987-12 | 23-33 | 紙本 |
國家從事公營事業活動之憲法基礎 | 1984-04 | 9-28 | 紙本 |
研討會論文
研討會論文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發表型式 |
---|---|---|---|
憲政體制問題釋憲方法之應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審理權力分立案件之解釋方法 | 2001 | 紙本 | |
從保障隱私權的觀點論基因資訊的利用與法的規制 | 2001 | 紙本 | |
基因資訊與隱私權保障 | 2000 | 紙本 | |
司法改革—台灣的經驗 | 2000 | 紙本 | |
法學基礎教育的課程內容 (已修正出版) | 1999 | 紙本 | |
LegalEducation in Taiwan: Present and Future, Forum on Legal Education in Hong Kong in the New Millennium | 1999 | 紙本 | |
資訊法課程教學與研究 | 1998 | 紙本 | |
網路世界權力遊戲的幾點觀察 | 1997 | 紙本 | |
新聞自由與誹謗—一個嚴肅的憲法課題 (已改寫出版) | 1997 | 紙本 | |
違憲審查之界限與政治問題理論—從美國政治問題理論檢討大法官有關「政治問題」之解釋 | 1997 | 紙本 | |
資訊安全與法律 | 1996 | 紙本 | |
人身自由與檢察官之羈押權(已改寫出版) | 1995 | 紙本 | |
新聞自由與大眾傳播法制—如何建構一個合理的大眾傳播法制(已修正並由主辦單位出版) | 1995 | 紙本 | |
美國總統制與憲政改革 | 1993 | 紙本 | |
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角色 | 1993 | 紙本 | |
選舉罷免法修正草案之檢討 (已改寫出版) | 1991 | 紙本 | |
論接近使用媒體權(已改寫出版) | 1990 | 紙本 | |
司法護憲功能之檢討與改進—如何健全違憲審查制度(已改寫出版) | 1989 | 紙本 | |
The Right to Receive under the Freedom of Speech(已改寫出版) | 1988 | 紙本 | |
The Role of the Constitution in Modern Society: Is the Welfare Right a Constitutional Right? (已改寫出版) | 1988 | 紙本 | |
言論自由與優惠性的差別待遇—Metro Broadcasting, Inc. v. F.C.C (已改寫出版) | 0000 | 紙本 | |
美國總統的行政首長權與獨立行政管制委員會 (已改寫出版) | 0000 | 紙本 | |
美國總統憲法上權力初論—行政首長權 (已改寫出版) | 0000 | 紙本 | |
The Legal Refo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臺灣的經濟法規改革與經濟發展) | 0000 | 紙本 |
專書
專書名稱 | 出版日期 | 專書類別 |
---|---|---|
司法與人權保障,收錄於「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283~298」 | 2001-02-01 | 紙本 |
新聞自由與大眾傳播法制—如何建構一個合理的大眾傳播法制,收錄於「新聞自由與大眾媒體:59~80」 | 2000-06-01 | 紙本 |
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 | 1999-09-01 | 紙本 |
「副總統可否兼任行政院院長」並非「政治問題」,收錄於「「副總統得否兼任行政院院長」等釋憲案相關資料輯要(上冊):318~334」 | 1997-07-01 | 紙本 |
「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院長明顯違憲」共同法律意見書,收錄於「「副總統得否兼任行政院院長」等釋憲案相關資料輯要(上冊):318~334」 | 1997-07-01 | 紙本 |
「副總統可否兼任行政院院長」釋憲案說明會意見書,收錄於「「副總統得否兼任行政院院長」等釋憲案相關資料輯要(上冊):318~334」 | 1997-07-01 | 紙本 |
言論自由的限制與雙軌理論,收錄於「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639~708」 | 1997-03-01 | 紙本 |
司法改革,收錄於「國民大會憲政改革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第四輯):79~150」 | 1997-02-26 | 紙本 |
言論自由與名譽權保障之新發展—評Milkovich v. Lorain Journal Co. 案」,收錄於「焦興鎧(主編)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例之研究:1990—1992:1~36」 | 1995-06-01 | 紙本 |
言論自由與優惠性差別待遇 ,收錄於「焦興鎧(主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論文集:75~109」 | 1993-07-01 | 紙本 |
公平交易法第二十一條第四項廣告代理業、廣告媒體、及廣告主之研究,收錄於「公平交易法行為主體研析:175~194」 | 1993-06-01 | 紙本 |
廣播電視內容之規範與表現,收錄於「解構廣電體-建立廣電新秩序:129~216」 | 1993-05-01 | 紙本 |
美國總統的行政首長權與獨立管制委員會,收錄於「當代公法理論—翁岳生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113~133」 | 1993-05-01 | 紙本 |
權力分立與憲政發展 | 1993-04-01 | 紙本 |
大眾傳播行政程序規定之分析與檢討,收錄於「現行法與行政程序法草案配合之研究—交通運輸、環保、地政、大眾傳播、及稅捐行政程序規定之分析與檢討:177~236」 | 1992-11-01 | 紙本 |
新聞自由與事前限制,收錄於「大眾傳播法手冊:31~52」 | 1992-08-01 | 紙本 |
消費者保護之行政管制—美國法制之簡介,收錄於「消費者保護之行政監督與執行之研究:35~53」 | 1991-10-01 | 紙本 |
動員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之修正與重整,收錄於「戡亂終止後法制重整與法治展望論文集:153~176」 | 1991-04-01 | 紙本 |
行政秩序罰之責任能力與責任條件 ,收錄於「行政不法行為制裁規定之研究—行政秩序罰草案:55~74」 | 1990-05-01 | 紙本 |
司法護憲功能之檢討與改進—如何健全違憲審查制度 ,收錄於「改革憲政:193~288」 | 1990-04-01 | 紙本 |
資訊取得,收錄於「建構健全資訊社會之政策與法制研究:149-183」 | 1989-10-01 | 紙本 |
The Right to Receive Under the Freedom of Speech,收錄於「THE EVOLVING U.S. CONSTITUTION: 1787-1987,p.359-p.374」 | 1989-01-01 | 紙本 |
教師計畫
計畫類別 | 計劃名稱 | 起始日期 | 結束日期 | 職稱 | 備註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醫療風險與人體實驗 | 2002-08-01 | 2003-12-31 | 主持人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從大法官解釋論違憲審查與立法形成自由 | 2000-08-01 | 2001-12-31 | 主持人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基因科技之法律管制體系與社會衝擊研究:一個規範及社會學之觀點(III) | 2000-06-01 | 2001-08-31 | 主持人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基因科技之法律管制體系與社會衝擊研究--一個規範及社會學之觀點(2/3) | 1999-06-01 | 2000-12-31 | 主持人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基因科技之法律管制體系與社會衝擊研究--一個規範及社會學之觀點(1/3) | 1998-06-01 | 1999-08-31 | 主持人 | |
科技部(原國科會)案件 | 廣播電視法及有線電視法實務與行政法院裁判之評析 | 1996-08-01 | 1997-12-31 | 主持人 | |
其它-其他 | 制定數位簽章相關法制—數位簽章驗證之法律問題研究 | 0000-00-00 | 0000-00-00 | 主持人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八十六年度委託學術機構研究計劃 |
政府部門案件 | 行政檢查業務委託民間辦理法制之研究 | 0000-00-00 | 0000-00-00 | 主持人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 |
教育部案件 | 人文社會科學中程教育改進計畫評估研究 | 0000-00-00 | 0000-00-00 | 協同主持人 | 教育部委託 |
政府部門案件 | 《立法委員郝龍斌、鄭寶清等聲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案》鑑定報告 | 0000-00-00 | 0000-00-00 | 其它 | 司法院大法官委託,就立法委員郝龍斌、鄭寶清等為國民大會代表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修憲是否違憲之聲請解釋,提供專業鑑定報告書。(本案業經司法院大法官以釋字499號解釋在案) |
校內補助案 | 簡介美國公立大學之法人組織 | 0000-00-00 | 0000-00-00 | 協同主持人 | 國立臺灣大學委託研究 |
教育部案件 | 美國學術自由法制之研究 | 0000-00-00 | 0000-00-00 | 主持人 | 教育部委託研究 |
Published in
Adjunct Faculty
Tagged under
Saturday, 16 April 2016 08:00
Syue-ming Yu
教師簡介
歷任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馬尼拉亞洲開發銀行法律顧問,中國輸出入銀行副總經理,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證券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審議委員會委員、董事,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董事,臺灣銀行常務董事,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勞工退休基金監理委員會委員,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顧問。2003年任司法院大法官。81、83、84、85、86、87、88、89年度國科會甲種研究獎勵;82年度國科會研究獎勵優等獎。
期刊論文
期刊論文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發表型式 |
---|---|---|---|
台灣新公司法與獨立董事(下) | 2002-08 | 紙本 | |
台灣新公司法與獨立董事(上) | 2002-06 | 紙本 | |
新修正公司法解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與董事會) | 2002-01 | 紙本 | |
健全退休基金法制與受益人保護 | 2001-07 | 紙本 | |
經營失敗銀行處理的法律分析-從美國銀行破產模式看彰化四信案 | 2000-07 | 紙本 | |
從英法制度看內部人交易行政罰制度的推動 | 2000-04 | 紙本 | |
內部人交易管理的比較研究(下) | 1998-06 | 紙本 | |
內部人交易管理的比較研究(上) | 1998-05 | 紙本 | |
委託書與公司經營 | 1997-02 | 紙本 | |
認識證券交易法(2)-有價證券的概念 | 1996-09 | 紙本 | |
認識證券交易法(1)-證券交易法的立法意旨 | 1996-08 | 紙本 | |
收買委託書之法律與政策問題 | 1994-04 | 紙本 | |
印度金融管理與改革 | 1993-06 | 紙本 | |
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策略 | 1991-04 | 紙本 |
研討會論文
研討會論文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發表型式 |
---|---|---|---|
獨立董事與投資人保護 | 0000 | 紙本 | |
民營化在台灣:法律過程與市場資本之角色 | 0000 | 紙本 | |
資本市場結構與委託書使用規則 | 0000 | 紙本 | |
台灣新公司法與獨立董事 | 0000 | 紙本 |
專書
專書名稱 | 出版日期 | 專書類別 |
---|---|---|
比較退休基金法 | 2001-08-01 | 紙本 |
中央銀行之危機處理:香港及台灣1997-1999之經驗 | 2000-01-01 | 紙本 |
證券交易法 | 2000-01-01 | 紙本 |
.獨立董事與投資人保護 | 1996-05-01 | 紙本 |
國勢與股市政經論文集 | 1992-02-01 | 紙本 |
證券管理 | 1983-01-01 | 紙本 |
Published in
Adjunct Faculty
Tagged under
Friday, 15 April 2016 08:00
王仁宏 名譽教授
期刊論文
期刊論文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
充分掌握民眾反應,強化政府改革成效 | 2009-02 | 18-23 |
三元樹GARCH選擇權評價模型──臺灣上限型認購權證評價之實證研究 | 2005-09 | 123-140 |
我對是次公司法修正之批判專文及 股份有限公司:股份 | 2002-01 | 89-94 |
股份有限公司:股份 | 2002-01 | 106-109 |
推動行政革新與便民服務自動化 | 1999-02 | 105-107 |
European Concern on the USA-ROC Trade Relations - a Legal Analysis (從法律上分析歐洲對於中華民國與美國貿易關係之關切) | 1991-06 | |
論國際貨品買賣契約之締結-兼論1964年海牙公約及1980年聯合國公約草案 | 1987-06 | 239-255 |
我國與歐市之經貿關係的法律探討及其展望 | 1986-12 | |
股東表決權拘束契約之實例研究 | 1986-11 | 185-205 |
從國際貿易觀點論聯合國1980年4月1日有關國際商品買賣契約之維也納公約(德文) | 1986-06 | 61-95 |
國際貿易立法草案之檢討 | 1985-12 | 101-112 |
中共對美經貿策略之法律探討 | 1985-12 | |
支票刑責取消後宜採取的因應措施 | 1985-06 | 177-185 |
工商統制抑交易安全的決擇問題 | 1983-12 | 67-78 |
美國對中華民國之經貿政策的因應研究 | 1982-12 | |
歐洲共同體法下之對外貿易政策對我國外銷之影響 | 1982-12 | |
我國現行外匯管制制度之研究─ 我國現行外匯管制制度之研究續篇 | 1982-12 | |
我對「公司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政府提案第二○九○號之意見 | 1982-06 | |
Legal Analysis of the ROC’s Trade Relations with the EEC (我國與歐洲共同體貿易關係之法律分析) | 1981-06 | |
我對選舉法令修正之意見 | 1981-01 | |
中美一九七八年貿易協定之分析 | 1980-12 | |
Das Wiener Uebereinkommen ueber internationale Warenkaufvertraege | 1980-04 | 184-203 |
如何保持我在國際貨幣基金會及世界銀行之會籍 | 1979-12 | |
國際動產買賣之法律關係 | 1978-08 | |
美國進出口銀行之歷史及其作業規定 | 1978-06 | |
我國外銷融資制度之法規研究 | 1977-12 | |
有關國際貿易之「訂貨單」與「報價單」的法律意見書 | 1977-02 | |
信用狀之交付應先於貨物之裝船(最高法院民事判決63年台上字第206號) | 1976-10 | |
公司保證之法律效力 | 1975-07 | |
每月座談:全國經濟會議的檢討 | 1975-05 | 18-27 |
從經濟變動中看經濟法(專訪) | 1973-10 | |
國際經濟組織及其規定與開發中國家之經濟發展 | 1972-06 | |
聯合國之會籍及其與聯合國專門機構會籍的關係 | 1971-12 | |
The ROC’s Trade Towards the European Common Market-Facts and Legal Analysis | 0000-00 | 47-70 |
現行法有限公司債權人與少數派股東之保護的規定的檢討及立法修改 | 0000-00 | 253-276 |
台灣商事及財經法制之檢討與展望 | 0000-00 | 49-57 |
中華民國對歐洲共同市場之貿易政策一事實與法律分析(英文) | 0000-00 | |
如何解答民法實例問題 | 0000-00 | |
談我對於釣魚台問題的法律見解 | 0000-00 | 16-20 |
協助民營企業向國外投資的途徑 | 0000-00 | |
美國人權政策與中美之貿易關係 | 0000-00 |
研討會論文
研討會論文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
兩岸進出口貿易爭端案例解析--以毛巾、冷軋鋼捲案為例 | 2006 | |
兩岸產業發展及通航問題 | 2006 | |
兩岸加入WTO後台灣經貿政策發展問題之探討 | 2006 | |
憲政改革下之政府再造及文官制度改革 | 2004 | |
憲政改革下之政府再造及文官制度改革 | 2004 | |
憲政改革下之政府再造及文官制度改革 | 2004 | |
憲政改革下之政府再造及文官制度改革 | 2004 | |
高雄地區近百年文化社會變遷之回顧 | 2003 | |
高雄地區近百年文化社會變遷之回顧 | 2003 | |
高雄地區近百年文化社會變遷之回顧 | 2003 | |
高雄地區近百年文化社會變遷之回顧 | 2003 | |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Strategi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 2003 | |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Strategi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 2003 | |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Strategi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 2003 | |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Strategi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 2003 | |
學校行政運作與效能 | 1991 | |
海峽兩岸通航與產業分工走向及其政策建議 | 1991 | |
兩岸通航與香港之關係 | 1991 | |
法律與經濟發展 | 1991 | |
Some Cultural Factors Affecting Chinese in Treaty Negotiation (在條約談判上影響中國人之文化因素) | 1991 | |
從台灣立場看台灣與大陸的經貿關係 | 1991 | |
Conference on “Reinventing Government:Asia Style II” | 1991 | |
美國對我外銷產品之各種設限規定 | 1991 | |
政府機關人力精簡概要 | 1991 | |
台灣與亞太地區的經貿關係以及對沖繩關係之展望 | 1991 | |
從台灣立場看台灣與亞太間之經貿關係 | 1991 | |
從中工、中石化及中鋼國營事業之移轉民營,檢討政府政策造成的不公平社會 | 1991 | |
台灣與香港之經貿問題之法律探討 | 1991 | |
政府辦公室自動化及為民服務資訊化之介紹 | 1991 | |
南台灣的高等教育未來發展之我見 | 1991 | |
財團法人基金會經營管理運作實務經驗談 | 1991 | |
台灣與沖繩關係持續性與相互性之考量 | 1991 | |
外國法人在中華民國私法上之地位 | 1991 | |
國際證券發行之法律問題研究 | 1991 | |
從亞洲金融風暴談我國產業政策之調適方向 | 1991 | |
有關中國大陸投資企業經營型態實況研究 | 1991 | |
台灣黑金問題與社會公義 | 1991 | |
從APEC亞太經合會看台灣與亞太之經貿關係 | 1991 | |
從台灣的教育改革與未來高等教育走向談國立高雄大學之願景 | 1991 | |
台灣商事及財經法制之檢討與展望 | 1991 | |
公務人力委外業務 | 1991 | |
國際證券投資與募集發行 | 1991 | |
海峽兩岸通航與產業分工走向及其政策建議 | 1991 | |
海峽兩岸港灣城市互補合作展望”專題演講 | 1991 | |
海峽兩岸通航與產業分工走向及其政策建議”專題演講 | 1991 | |
大學城設立對地方產業活絡化的影響”專題演講 | 1991 | |
從教育改革理念談國立高雄大學之發展願景”專題演講 | 1991 | |
我如何籌建一所新的國立大學-以高雄大學為例 | 1991 | |
公務人力委外 | 1991 | |
創新論壇-「後SARS時代的兩岸產業分工策略」引言-「兩岸產業分工與通航問題」子題 | 1991 | |
兩岸產業分工與通航 | 1991 | |
學校行政運作與效能 | 1991 | |
Some Cultural Factors Affecting Chinese in Treaty Negotiation (在條約談判上影響中國人之文化因素) | 1991 | |
法律與經濟發展 | 1991 | |
美國對我外銷產品之各種設限規定 | 1991 | |
從台灣立場看台灣與亞太間之經貿關係 | 1991 | |
政府機關人力精簡概要 | 1991 | |
台灣與亞太地區的經貿關係以及對沖繩關係之展望 | 1991 | |
從台灣立場看台灣與大陸的經貿關係 | 1991 | |
Conference on “Reinventing Government:Asia Style II” | 1991 | |
政府辦公室自動化及為民服務資訊化之介紹 | 1991 | |
台灣與香港之經貿問題之法律探討 | 1991 | |
從中工、中石化及中鋼國營事業之移轉民營,檢討政府政策造成的不公平社會 | 1991 | |
南台灣的高等教育未來發展之我見 | 1991 | |
財團法人基金會經營管理運作實務經驗談 | 1991 | |
台灣與沖繩關係持續性與相互性之考量 | 1991 | |
外國法人在中華民國私法上之地位 | 1991 | |
國際證券發行之法律問題研究 | 1991 | |
從亞洲金融風暴談我國產業政策之調適方向 | 1991 | |
有關中國大陸投資企業經營型態實況研究 | 1991 | |
台灣黑金問題與社會公義 | 1991 | |
從APEC亞太經合會看台灣與亞太之經貿關係 | 1991 | |
從台灣的教育改革與未來高等教育走向談國立高雄大學之願景 | 1991 | |
台灣商事及財經法制之檢討與展望 | 1991 | |
國際證券投資與募集發行 | 1991 | |
公務人力委外業務 | 1991 | |
海峽兩岸通航與產業分工走向及其政策建議 | 1991 | |
海峽兩岸港灣城市互補合作展望”專題演講 | 1991 | |
大學城設立對地方產業活絡化的影響”專題演講 | 1991 | |
海峽兩岸通航與產業分工走向及其政策建議”專題演講 | 1991 | |
從教育改革理念談國立高雄大學之發展願景”專題演講 | 1991 | |
我如何籌建一所新的國立大學-以高雄大學為例 | 1991 | |
公務人力委外 | 1991 | |
創新論壇-「後SARS時代的兩岸產業分工策略」引言-「兩岸產業分工與通航問題」子題 | 1991 | |
兩岸產業分工與通航 | 1991 |
專書
專書名稱 | 出版日期 |
---|---|
臺灣與WTO | 2011-06-10 |
從WTO 談臺灣經貿外交之抉擇,收錄於「臺灣加入WTO之回顧與展望p.145」 | 2009-04-01 |
貿易救濟知識發展中心-初期推廣與知識庫建置 | 2006-12-01 |
高雄地區近百年文化社會變遷之回顧,收錄於「大高雄地區近百年文化變遷研討會論大集p.1-1~1-7」 | 2003-11-01 |
有價證券之基本理論,收錄於「我國電子支付暨信用工具法制導論」 | 2003-05-01 |
我對是次公司法修正之批判、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收錄於「新修正公司法解析」 | 2003-03-01 |
商法裁判百選 | 2002-08-01 |
公有土地信託制度與立法之擬議 | 1999-08-01 |
王仁宏教授演講文集 | 1999-06-01 |
有關中國大陸投資企業經營法律業務型態之研究 | 1999-01-01 |
我進口救濟制度與亞太區域組織或相關國家合作之可行性探討 | 1999-01-01 |
台灣與大陸地區暨東南亞各國投資、貿易關係系列 | 1998-01-01 |
森林遊樂區『依獎勵民間參與交通建設條例』提供投資經營相關作業程序之諮詢及書件之擬訂-以太平山森林遊樂區仁澤遊樂設施區為例 | 1998-01-01 |
國際金融相關契約系列(一) | 1997-01-01 |
台灣研究發展現況之檢討及建議 | 1997-01-01 |
大陸財經法律事務諮詢手冊之研擬 | 1996-01-01 |
「電子銀行作業相關法令研訂」第二年研究計畫期終報告 | 1994-01-01 |
臺灣省政府辦理省營事業財務管理查核第一階段查核報告(草案)暨如何訂定省營事業財務管理指標及評分標準 | 1993-01-01 |
如何促進省有土地之清理、規劃與鼓勵民間參與投資開發,加速省政建設 | 1993-01-01 |
瑞商Sheldon Commercial AG與臺灣電力公司燃煤合約糾紛商務仲裁案(主任仲裁人部分)-中華民國商務仲裁協會仲裁判斷書 | 1993-01-01 |
新亞建設開發公司請求台北市政府捷運局給付調整工程費仲裁書 | 1993-01-01 |
赴日考察植物人養護及相關醫療保健設施報告 | 1992-04-01 |
美國教育考察團考察報告 | 1992-01-01 |
臺灣省政府委員會專案小組對「省縣自治法草案」建議修正條文(暨內政部審查條文對照表) | 1992-01-01 |
原子能法的檢討與改進-原子能法修正草案芻議 | 1991-06-01 |
「電子銀行作業相關法令研訂」研究計畫期終報告 | 1991-01-01 |
對歐政策性採購及其可能達成之政治效益 | 1988-01-01 |
「大家樂」防制問題專案研究綜合報告 | 1987-10-01 |
加強經濟監督、維持經濟秩序,實施經濟行政革新方案 | 1985-10-01 |
國際商品買賣契約(Internationala Warenkeufvertraege ) | 1985-02-01 |
臺大法學叢書10-國際經濟法專題研究(第一冊) | 1982-08-01 |
美國對我外銷產品之各種設限規定 | 1982-01-01 |
信用狀與其他國際貿易付款方法 | 1981-05-01 |
一九七八年中美雙邊貿易協定之法律分析 | 1980-06-01 |
企業資金與融資制度化之法規研究 | 1978-04-01 |
國際收支與外匯管理規定(International Payments System and Laws of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 1976-07-01 |
外國私人投資之獎勵與保護—兼論我國有關投資法令,(Encour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Private Foreign Investment—with special consideration of the investment law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1975-05-01 |
Die Konferenz der Vereinten Nationen ueber Handel und Entwicklung(UNCTAD) als neuer Faktor in der internationalen Organisation des Welthandels (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為世界貿易之國際組織之新原動力),收錄於「Heidelberger Diss. (德文博士論文)」 | 1970-05-01 |
「做一個拒絕賄選的現代公民」 | 1911-01-01 |
美商科精美國際工程顧問公司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87商仲雄業聲義字第二號仲裁事件仲裁判斷書 | 1911-01-01 |
赴美考察環境保護措施報告 (王仁宏、郭錦洛合著) | 1911-01-01 |
獲獎紀錄
獲獎類別 | 獎項名稱 | 獲獎年份 | 備註 |
---|---|---|---|
其他機構獲獎-優等 | 研究獎勵 | 1989 | 一九八0年聯合國國際貨品買賣契約公約 |
其他機構獲獎-優等 | 研究獎勵 | 1989 | 一九八0年聯合國國際貨品買賣契約公約 |
其他機構獲獎-優等 | 研究獎勵 | 1989 | 一九八0年聯合國國際貨品買賣契約公約 |
其他機構獲獎-優等 | 研究獎勵 | 1989 | 一九八0年聯合國國際貨品買賣契約公約 |
其他機構獲獎-優等 | 研究獎勵 | 1988 | 中華民國對歐州共同巿場之貿易政策–事實與法律分析 |
其他機構獲獎-優等 | 研究獎勵 | 1988 | 中華民國對歐州共同巿場之貿易政策–事實與法律分析 |
其他機構獲獎-優等 | 研究獎勵 | 1988 | 中華民國對歐州共同巿場之貿易政策–事實與法律分析 |
其他機構獲獎-優等 | 研究獎勵 | 1988 | 中華民國對歐州共同巿場之貿易政策–事實與法律分析 |
其他機構獲獎-優等 | 研究獎勵 | 1987 | 論國際貨品買賣契約之締結兼論一九六四年海牙公約及一九八O年聯合國公約草案 |
其他機構獲獎-優等 | 研究獎勵 | 1987 | 論國際貨品買賣契約之締結兼論一九六四年海牙公約及一九八O年聯合國公約草案 |
其他機構獲獎-優等 | 研究獎勵 | 1987 | 論國際貨品買賣契約之締結兼論一九六四年海牙公約及一九八O年聯合國公約草案 |
其他機構獲獎-優等 | 研究獎勵 | 1987 | 論國際貨品買賣契約之締結兼論一九六四年海牙公約及一九八O年聯合國公約草案 |
甲種 | 研究獎勵 | 1986 | 中共對美經貿策略之法律探討 |
甲種 | 研究獎勵 | 1986 | 中共對美經貿策略之法律探討 |
甲種 | 研究獎勵 | 1986 | 中共對美經貿策略之法律探討 |
甲種 | 研究獎勵 | 1986 | 中共對美經貿策略之法律探討 |
Published in
名譽教授
Tagged under
Friday, 15 April 2016 08:00
王澤鑑 名譽教授
期刊論文
期刊論文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
雇主未為受僱人辦理加入勞工保險之民事責任 | 1978-04 | 7-12 |
盜贓之牙保、故買與共同侵權行為 | 1978-02 | 7-12 |
侵權行為法之危機及其發展趨勢 | 1977-12 | 1-26 |
動產擔保交易法上登記期間與動產抵押權之存續 | 1977-12 | 369-378 |
大法官會議解釋意見公開制度之改進 | 1977-11 | 8-9 |
勞工法之社會功能及勞工法學之基本任務 | 1977-06 | 205-222 |
人格權之保護與非財產權損害賠償 | 1975-04 | 24-32 |
締約上之過失 | 1974-12 | 15-26 |
大法官會議第一三九號解釋之檢討 | 1974-12 | 285-298 |
最高法院四則民事判決之研究 | 1974-06 | 433-466 |
最高法院四則民事判決之研究 | 1973-12 | 197-220 |
德國最高法院民事判例研究(二) | 1972-12 | 229-247 |
間接受害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及與有過失原則之適用 | 1972-12 | 223-227 |
一九六四年海牙統一國際商品買賣法比較研究緒論 | 1972-06 | 405-448 |
德國最高法院民事判例研究 | 1972-06 | 533-553 |
第三人與有過失與損害賠償之減免 | 1971-12 | 185-194 |
專書
專書名稱 | 出版日期 |
---|---|
人格權法 | 2013-10-23 |
最新綜合六法全書(2013年9月版) | 2013-09-01 |
綜合大六法:精華版 | 2012-10-23 |
民法概要 第4版 | 2012-08-01 |
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增訂3版) | 2012-03-01 |
民法物權 | 2011-08-01 |
民法總則 | 2011-08-01 |
侵權行為法 | 2011-08-01 |
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 -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 | 2011-08-01 |
英美法導論 | 2010-07-01 |
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八) | 2009-12-01 |
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一) | 2009-12-01 |
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二) | 2009-12-01 |
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三) | 2009-12-01 |
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四) | 2009-12-01 |
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五) | 2009-12-01 |
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六) | 2009-12-01 |
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七) | 2009-12-01 |
不當得利 | 2009-07-15 |
特殊侵權行為─侵權行為法(2) | 2006-03-01 |
不當得利-債法原理(二) | 2004-03-01 |
侵權行為法(1)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債法原理(三) | 2003-10-01 |
用益物權.占有-民法物權(2) | 2003-10-01 |
通則.所有權-民法物權(1) | 2001-04-01 |
兩岸法律適用之理論與實務 | 0000-00-00 |
Published in
名譽教授
Tagged under
Friday, 15 April 2016 08:00
林文雄 名譽教授
研討會論文
研討會論文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
法理學的意義、性格與功用 | 0000 | |
賴德布魯的法理念論─以其正義論為中心 | 0000 | |
從規範的觀點看國家法的體系 | 0000 | |
韓非法律思想在現代法學理論上的意義---以其哲學基礎為中心---- | 0000 | |
論五權憲法思想與中華民國憲法 | 0000 | |
評孫中山先生的五權憲法思想 | 0000 | |
評論王泰升教授的『台灣法律的西方化』 | 0000 | |
近三十年「中國法律思想專題」的教學與研究 | 0000 |
Published in
名譽教授
Tagged under
Friday, 15 April 2016 08:00
邱聯恭 名譽教授
期刊論文
期刊論文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
民事普通法院與家事法院之審判權劃分、牽連及衝突──闡釋其相關規定之法理依據及適用方針 | 2013-01 | 139-154 |
既判力相對性原則之絕對性化及對世效之相對效力化--闡釋家事事件法定立之裁判效力主觀範圍界定基準 | 2012-12 | 133-147 |
家事事件法之解釋、適用應依循之基本方針與審理原則 | 2012-10 | 224-244 |
「程序主體」概念相對化理論之形成及今後(下)──基於民事訴訟法修正意旨及其前導法理之闡釋 | 2012-03 | 88-103 |
「程序主體」概念相對化理論之形成及今後(中)──基於民事訴訟法修正意旨及其前導法理之闡釋 | 2012-02 | 45-57 |
「程序主體」概念相對化理論之形成及今後(上)──基於民事訴訟法修正意旨及其前導法理之闡釋 | 2012-01 | 137-147 |
民事訴訟法修正之法曹倫理重建機能(下)─立足於其理論思想背景之省思 | 2007-05 | 152-170 |
民事訴訟法修正之法曹倫理重建機能(上)—立足於其理論思想背景之省思 | 2007-04 | 113-127 |
民事訴訟法修正之法曹倫理重建機能 | 2007-03 | |
主參加訴訟即干預訴訟之程序構造 | 2006-09 | 63-72 |
共同訴訟人間利害對立關係之處理所涉若干問題 | 2006-07 | 163-220 |
應證事實之表明、特定或具體化所涉若干問題層面─立足於爭點集中審理主義之構思 | 2006-04 | 181-229 |
有關證明妨礙法理之適用上若干問題 | 2005-10 | 191-270 |
關於民事判決書如何撰寫之若干問題──迎合於新法改採集中審理主義之省思 | 2005-07 | 163-202 |
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程序法學(十)--著重於確認修法之理論背景並指明今後應有之研究取向 | 2005-06 | 183-199 |
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程序法學(九)--著重於確認修法之理論背景並指明今後應有之研究取向 | 2005-05 | 166-182 |
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程序法學(八)--著重於確認修法之理論背景並指明今後應有之研究取向 | 2005-04 | 139-150 |
第三人撤銷訴訟原告適格者該當性判斷之相關問題 | 2005-04 | 179-239 |
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程序法學(七)--著重於確認修法之理論背景並指明今後應有之研究取向 | 2005-03 | 167-179 |
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程序法學(六)--著重於確認修法之理論背景並指明今後應有之研究取向 | 2005-01 | 208-214 |
追加選定當事人制度之運用方針---闡述其相關解釋論之前導法理 | 2004-08 | 107-116 |
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程序法學(五)--著重於確認修法之理論背景並指明今後應有之研究取向 | 2004-04 | 194-203 |
訴訟上請求之表明如何兼顧實體利益及程序利益(下) | 2003-12 | 45-53 |
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程序法學(四)——著重於確認修法之理論背景並指明今後應有之研究取向 | 2003-12 | 204-208 |
訴訟上請求之表明如何兼顧實體利益及程序利益(上) | 2003-11 | 61-72 |
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程序法學(三)——著重於確認修法之理論背景並指明今後應有之研究取向 | 2003-11 | 188-192 |
程序利益保護原則 | 2003-10 | 167-207 |
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程序法學(二)——著重於確認修法之理論背景並指明今後應有之研究取向 | 2003-10 | 152-156 |
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程序法學(一)——著重於確認修法之理論背景並指明今後應有之研究取向 | 2003-09 | 54-64 |
第三人撤銷訴訟之運用方針(二) | 2003-08 | 2 |
第三人撤銷訴訟之運用方針(一) | 2003-07 | 3 |
程序利益保護原則(三)——闡釋其如何成為前導民事訴訟法修正走向之法理 | 2003-02 | 100-117 |
程序利益保護原則(二)——闡釋其如何成為前導民事訴訟法修正走向之法理 | 2002-12 | 96-107 |
程序利益保護原則(一)——闡釋其如何成為前導民事訴訟法修正走向之法理 | 2002-11 | 117-122 |
爭點整理與試行和解之關係――立足於程序選擇權論之省思 | 2001-10 | 142-153 |
爭點簡化協議程序之運用方針――評析其與民事訴訟法修正走向之關聯 | 2001-09 | 26-41 |
債權主張未併表明原因事實之起訴應如何整理爭點? | 2001-08 | 171-177 |
裁判分割共有物事件之爭點整理 | 2001-07 | 161-178 |
本案起訴前有關仲裁鑑定契約效力之問題處理 | 2001-07 | 149-180 |
有關「與有過失之事證提出原則如何確立之省思觀點」 | 2000-10 | 108-140 |
抵押債權存否確認訴訟之爭點整理 | 2000-09 | 128-143 |
仲裁判斷撤銷事件之訴訟標的如何特定? | 2000-08 | 110-127 |
關涉第三審上訴限制之若干問題層面 | 2000-07 | 147-168 |
民事訴訟審理集中化講座---爭點整理方法論序(下) | 2000-07 | 113-126 |
集中爭點與爭點整理 | 2000-06 | 109-176 |
民事訴訟審理集中化講座---爭點整理方法論序(中) | 2000-06 | 116-126 |
民事訴訟審理集中化講座---爭點整理方法論序(上) | 2000-05 | 126-140 |
民事訴訟審理集中化講座---回復原狀請求事件中兩造各主張解約時之爭點整理 | 2000-04 | 140-157 |
判決書簡化之正當化基礎及界限 | 2000-04 | 145-170 |
民事訴訟審理集中化講座---關於確認優先承買存否事件之爭點整理 | 2000-03 | 150-165 |
關於徵收補償費代償請求事件之爭點整理 | 2000-02 | 25-41 |
民事訴訟審理集中化講座---關於工程承包契約所生違約金請求事件之爭點整理 | 2000-02 | 121-140 |
處分權主義、辯論主義之新容貌及機能演變---著重於評析其如何受最近立法走向所影響及相關理論背景 | 2000-01 | 125-175 |
民事訴訟審理原則之新容貌及機能演變(三)著重於評析其如何受最近立法走向所影響及相關理論背景 | 1999-12 | 142-151 |
民事訴訟審理原則之新容貌及機能演變(二)著重於評析其如何受最近立法走向所影響及相關理論背景 | 1999-11 | 146-152 |
民事訴訟審理原則之新容貌及機能演變(一)著重於評析其如何受最近立法走向所影響及相關理論背景 | 1999-10 | 143-155 |
仲裁人選定程序之構成要素 | 1999-10 | 122-154 |
關涉公同共有物訴訟當事人適格論之問題層面 | 1999-01 | 133-157 |
監護事件需用何種審理程序? | 1998-10 | 131-161 |
新種類證據需用何種證據調查方式? | 1998-07 | 138-159 |
當事人變更論在我國之特異性 | 1998-04 | 134-155 |
台灣における司法改革の動向 | 1998-02 | |
確認訴訟與給付訴訟之關係 | 1998-01 | 116-144 |
研討會論文
研討會論文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
民事訴訟法修正之法曹倫理重建機能 | 2007 | |
股東決議爭訟事件如何表明、特定訴訟標的? | 2006 | |
「法定訴訟擔當之判決效力擴張」一文之研讀心得及相關問題 | 2006 | |
集中審理實務之運作要領 | 2006 | |
共同訴訟人間利害對立關係之處理所涉若干問題 | 2006 | |
應證事實之表明、特定或具體化所涉若干問題層面──立足於爭點集中審理主義之構思 | 2005 | |
「論擬制自認」之研讀心得及相關問題 | 2005 | |
有關證明妨礙法理之適用上若干問題 | 2005 | |
關於民事判決書如何撰寫之若干問題──迎合於新法改採爭點集中審理主義之省思 | 2004 | |
審判權衝突之處理應導向於保護何者之利益? | 2003 | |
訴訟上請求之表明如何兼顧實體利益及程序利益 | 2003 | |
調解制度的功能 | 2003 | |
解釋、適用民事訴訟法新修正條文之前導法理??談新法施行後之訴訟審判實務 | 2003 | |
解釋、適用民事訴訟法新修正條文之前導法理??談新法施行後之訴訟審判實務 | 2003 | |
解釋、適用民事訴訟法新修正條文之前導法理??談新法施行後之訴訟審判實務 | 2003 | |
程序利益保護原則 | 2002 | |
「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公聽會 | 2002 | |
有關連帶債務之判決具何效力之問題事例 | 2002 | |
如何在民訴法第二七七條之適用程序上處理有關「間接反證」之問題? | 2001 | |
集中審理與闡明權之行使 | 2001 | |
我國之仲裁鑑定法理根據論具獨特性??本案起訴前有關仲裁鑑定契約效力之問題處理 | 2001 | |
有關與有過失之事證提出原則如何確立之省思觀點 | 2000 | |
講題「集中審理與爭點整理」 | 2000 | |
民事訴訟法修正施行後之審判實務---以集中審理為中心 | 2000 | |
關涉第三審上訴限制之若干問題層面 | 2000 | |
判決書簡化之正當化基礎及界限 | 1999 | |
有關民事訴訟審理集中化促進方案之答詢 | 1999 | |
民事訴訟審理原則之新容貌及機能演變─著重於評析處分權主義、辯論主義如何受最近立法走向所影響及相關理論背景 | 1999 | |
台灣における司法改革の動向 | 1999 | |
處分權主義、辯論主義之新容貌及機能演變─著重於評析其如何受最近立法走向所影響及相關理論背景 | 1999 | |
仲裁人選定程序之構成要素 | 1999 | |
訴訟上自認論之省思 | 1999 | |
信賴真實主義在職權探知程序之伸展及相關問題 | 1998 |
專書
專書名稱 | 出版日期 |
---|---|
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二)(2007年補訂版) | 2007-09-01 |
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四) | 2007-06-01 |
口訴民事訴訟法講義(一)(2006年補訂版) | 2006-09-01 |
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三) | 2006-09-01 |
跨世紀法學新思維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審判實務─著重於確認其相關運作理論如何顯示於新法之立法意旨 | 2006-01-01 |
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三)(2005年補訂版) | 2005-09-01 |
程序利益保護論 | 2005-04-01 |
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二) | 2004-12-12 |
解釋、適用民事訴訟法新修訂條文之前導法理---談新法施行後之訴訟審判實務,收錄於「新修正民事訴訟法講義彙集」 | 2004-02-01 |
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一) | 2003-12-01 |
爭點整理方法論--民事程序法之理論與實務第三卷,收錄於「臺大法學叢書130」 | 2001-11-01 |
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 | 2001-09-01 |
台灣における民事訴訟法改革とその先導理論――日本の新法との比較考察收錄於日本有斐閣•民事訴訟法理論の新たな構築(上) | 2001-01-01 |
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九) | 2000-09-01 |
程序選擇權論--民事程序法之理論與實務第二卷 | 2000-09-01 |
民事訴訟審理集中化之理論與實務 | 2000-07-01 |
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八) | 1999-09-01 |
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七) | 1998-08-01 |
Published in
名譽教授
Tagged under
Friday, 15 April 2016 08:00
張甘妹 名譽教授
Published in
名譽教授
Tagged under
Friday, 15 April 2016 08:00
賀德芬 名譽教授
期刊論文
期刊論文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
新世紀的傳播基本法 | 2000-10 | 643-650 |
評「政黨政治的迷思 ─ 從九七憲改的政黨運作論我國憲政體制下政黨的定位、發展及其危機」 | 1998-01 | 91-93 |
法學教育與人格教育 | 1997-06 | 36-37 |
粗糙的立法品質是法治的障礙 | 1996-01 | 140-141 |
從GATT、TRIPs協議看兩岸著作權 | 1994-06 | 57-74 |
教師人權 | 1994-02 | |
變革中的大學教育與課程自主 | 1994-00 | |
中共著作權保障之探討暨與西方制度之比較 | 1988-12 | 81-115 |
從美國著作權法上「製造條款」談國際保護主義及我國的相關規定 | 1987-06 | 179-202 |
現代女性的法律地位 | 1987-03 | 5-12 |
錄影帶的法律問題(下) | 1986-06 | 197-226 |
錄影帶之法律問題 | 1985-12 | 243-273 |
反仿冒法律問題的檢討2 | 1985-09 | 104-132 |
反仿冒法律問題的檢討1 | 1985-07 | 108-124 |
著作權法的發展和若干新興問題 (下) | 1983-04 | 18-23 |
著作權法的發展和若干新興問題 (上) | 1983-03 | 22-29 |
著作權在國際法上的保護 | 1981-12 | 31-54 |
美國最高法院近年來對言論自由尺度的變遷 | 1981-06 | 252-270 |
著作權侵害的責任與損害賠償 | 1980-12 | 213-248 |
中共外貿的法制結構 | 1979-09 | 51-63 |
言論自由與著作權的保護 ─ 兼談著作權的限制 | 1979-06 | 113-144 |
論著權與版權 | 1978-12 | 63-76 |
從一九七六年美國新著作權法探討著作權立法的新趨勢 | 1978-06 | 339-364 |
司法審查制度之研究 | 1976-12 | 107-149 |
論專利權之行政救濟 | 1972-12 | 57-67 |
Published in
名譽教授
Tagged under
Page 101 of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