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

PLES「退潮」 &「太平路上的相思寮」映後座談紀錄

PLES2009年環境日成立以來,皆在每學年度的第一個學期舉行電影放映會並邀請學者或實務工作者進行會後座談。2009年放映「搶救地球」,以高空、全景的視角觀看地球的變化;2010年放映「魚線的盡頭」,將焦點放在海洋資源的永續;今年PLES則聚焦臺灣,希望能透過「退潮」與「太平路上的相思寮」兩部本土的紀錄片,重新思考人、土地、文化與制度決策間的關連。退潮拍攝了彰化縣芳苑鄉的海濱生態與漁村文化,芳苑鄉正是原本國光石化的預定地;太平路上的相思寮記錄了中科四期開發案中相思寮居民面臨徵地,捍衛長年居住的土地的歷程。       中心主任葉俊榮教授在座談中首先提到,這兩部影片與最近很熱門的「賽德克‧巴萊」看似討論不同的主題,但這三部片子一個重要的核心都是在談「人與土地的連結」。順著影片的脈絡,葉教授提出了一個疑問:土地徵收已有土地徵收制度,有程序規範,也有補償的設計。那麼土地徵收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裡呢?
        詹順貴律師在與談中指出,影片中的紀錄有很大一部分是他真實的經歷。他在中科三期的案件中擔任環評審查委員,在中科四期案件中則擔任內政部的區委。詹律師與談的內容主要有三個重點:環評委員的結構問題、農漁村生活的保留以及市民社會在環境運動中的著力。詹律師指出,雖然依環評法規定,環評委員中專家學者的比例不得少於三分之二,但只要三分之一的政府官員能拉攏一部分的專家學者委員,即可以獲得通過環評的結論。在這樣的委員結構下,環評的設計往往空有程序,但事實上都是在執行政府政策。其次,開發的廠商多半會以可以創造就業機會來作為進駐農漁村的理由,但對於農漁村的居民而言,工業生活未必舒適。更不用說在地的人口結構根本可能無法轉型適應工業結構,所謂的創造就業機會,對於農村居民而言,可能只是給他們到工廠當雜工的機會,不但沒有帶來更好的生活,反而剝奪了他們原本的生活型態。最後,詹律師也指出,他在一連串的環境運動中發現,市民社會的關懷與支持是鼓舞當地居民發聲的重要力量。透過各種草根行動,農漁民們也能侃侃而談他們的想法,比專家學者更有說服力。針對葉教授的提問,詹律師的回應是放在農漁村生活的保留:誰來為當地居民決定什麼叫更好的生活?農漁生活有其獨特的樣貌與型態,補償機制並沒有辦法讓當地居民保有原本的生活文化,而是逼使他們去適應、習慣另一種生活。
        林三加律師則指出,中科四期與國光石化的案子都凸顯出民眾參與以及土地正義的議題。他也回應詹律師,再次強調環境運動必須要有當地居民以及市民社會的行動。其中非政府組織更有關鍵的角色,他們是專家與當地居民間的橋樑,在兩者間擔任溝通要角。林律師也提到,芳苑地區特有的牛車與養蚵文化,正是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中的文化生活權。針對葉教授的提問,林律師認為土地徵收的癥結點在於程序正義無法落實,公眾參與程度低落,司法救濟管道不足,而且政府在決策前並沒有做過完善的本益分析。
        除了兩位與談人外,放映會當天中心成員張文貞教授更與在座者分享了一個非常特別的故事。張教授的父母正是來自於彰化王功、芳苑一帶,這些養蚵、牛車的情景都是他熟悉不過的。然而他的家族也因為農漁村的逐漸凋零,而肩負著離家北上開創新生活的任務。張教授講述的生命故事,其實正是許多農漁村家族的縮影,如何珍惜、保存農漁村的樣貌,讓這些特有的景色與文化能流傳,讓居民們能在長久居住的土地上安身立命,或許是關心環境議題的人未來應深思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