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

PLES2011.12.14「德班之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17次締約國大會」座談會會議資料與會議紀要

PLES於2011年12月14日舉行了「德班之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17次締約國大會」座談會,就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在南非德班舉行的第17次締約國會議的過程與結果進行討論。本次座談會由中心主任葉俊榮教授主持,邀請到本中心成員汪信君副教授、本校政治系林子倫助理教授、政大法學院陳貞如助理教授、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謝英士董事長,以及環境法律人協會林仁惠秘書長擔任與談人。座談會的議題包括:京都議定書減量協商的突破與意義、德班結論對坎昆協議的補充與延續、德班會議在政治僵局的突破與未來前景、德班會議的過程與多層次治理,以及臺灣在上述發展下的氣候變遷政策與策略等。(詳細主題請參見討論題綱)。

 
  座談會先由PLES針對德班會議的核心議題與進展進行簡要的觀察報告。PLES觀察認為,本次德班會議有以下重大發展:京都議定書的延續與第二承諾期、坎昆調適架構的推進、綠色氣候基金來源與運作主體的確認、MRV指導原則的確立、2012年技術機制的完全運作。在PLES報告的基礎上,與談人們分就各議題進行討論,各與談人的發言重點摘要如下。
 
中心主任葉俊榮教授: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的銜接是德班會議的主要議題
  中心主任葉俊榮教授在引言中提出,本次德班會議所應處理的議題,主要是承接哥本哈根與坎昆應完成但沒有完成的工作,即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限將屆,國際如何在機制上處理氣候變遷後續減量並與京都議定書銜接。同時,葉教授也指出,德班會議更凸顯了國際議題協商中多層次治理與國家中心本位的各種問題,此都有待後續進一步深究。
 
謝英士董事長:德班會議氣候變遷議題熱度減緩,溝通整合的重要性提升
  謝英士董事長提出在參加本次COP17會議時,明顯感受到參加諸國對於氣候變遷議題的熱情下降與疲乏,而且中國在會中也提出要等待至2020年才願意承受全球新約的約束而不願意立刻承擔社會責任,很明顯可看出本次會議重點其實是政治的利益交換而非環境。在氣候變遷議題熱度下降之際,其認為未來各個國家與團體的傳播與溝通就更顯重要,國內也需要更多的教育與宣導。
 
林子倫助理教授:德班會議雖看似僅為各國的利益交換,但仍有一定成果
  林子倫教授也贊成謝董事長對議題熱度減退的感受,但認為雖然本次會議為各國的政治利益協商交換,卻非如外界一開始預期的一無所獲。從結果上看來是以第二承諾期與2020年的新約作為交換的籌碼,至少歐盟所提的路線獲得了多數國家的認同。不過林教授也提到,第二承諾期在失去加拿大、日本與俄羅斯的承諾後,附件B國家的排碳量事實上僅佔全球的16%,其意義確實與第一承諾期不同。其次林教授也指出,從哥本哈根到坎昆到德班,整體的談判過程越往透明公開發展,今年由於在南非舉行,更透過Indaba這種參與式民主部落會議的運用,讓會議的進行更為多元包容。最後林教授也指出,在各國談判策略越來越靈活之際,臺灣應審慎思考本身的策略。
 
林仁惠秘書長:從政治與外交角度而言,德班會議有一定的進展,但卻欠缺環境重要性
  林秘書長指出,本次會議的成果重申了坎昆會議的結論、延續京都議定書精神與完成了一個非強制性的協定。雖然從人權角度與氣候變遷的因應而言,德班會議的成果讓人疑惑,但從政治與外交常態來看,一切的國際談判本就需先達成最基礎的協議才能逐漸建構共識。本次會議中的協議打破了京都議定書中附件一國家與非附件一國家的界線,因此跟過去比較而言,可說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進展。然而,林秘書長也強調,從環境與人權角度而言,德班會議並無任何實質發展。
 
陳貞如助理教授:應重視海洋在氣候變遷中的角色
  陳貞如教授分析德班會議會外會Oceans Day at Durban的內容與進展,提出海洋在地球上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海洋碳匯的功能應在氣候變遷的調適中受到重視。再者海洋也在氣候變遷中受到影響,諸如酸化與海平面上升等等,這些也將對人類社會與生態環境等造成衝擊和影響,將是氣候變遷議題必須重視者。因此在該次會外會中,各個NGO組織也提出了應如何協助政府治理海洋,以及探討在UNFCCC的架構外達成對氣候變遷的治理與管制作用的方式,例如國際人權公約或是國際海洋法公約等。
 
汪信君副教授:在調適的面向中,保險機制將成為未來氣候變遷重要議題
  汪信君教指出,在調適的議題下,保險機制將成為各國面對氣候變遷損害、政策評估與財經面向的共同考量之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以瑞士再保險公司所提出的報告為例,認為未來在氣候變遷巨災增多的情況之下,國家可透過保險轉嫁風險,且可透過政府的公部門需求來保障人民並透過微型保險緩解貧困人民面臨的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財務危機。另外其也指出未來替代性能源將不斷的發展,但應思考是否替代性能源是否和減碳間有直接的關係。
 
結語:程序的重要性、共同但差異原則的未來變化,以及臺灣策略思考的迫切性
  葉教授最後於總結中提出,從與談人的討論中,可以看出議定過程中的制度對於結果的影響,此再次顯示了出程序構成的重要性。其次,共同但差異原則在德班會議中也有所變化,有的責任越來越偏向共同,有的則趨向差異。臺灣在無法共同也無法差異化的狀況下,確實有思考自身定位的迫切性。最後葉教授也指出中國的崛起將會對各種議題都產生極大的影響,臺灣在觀察相關議題時,也應正視之。




下載PLES德班觀察報告PPT
下載林仁惠秘書長德班之後與談PPT
下載陳貞如助理教授德班之後與談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