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

學生短評精選-陳家慶

*本文為回應11/09李玲玲教授<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專題演講,學生短評文章之精選。已獲作者之授權,刊登於本中心網站。



全球環境政策與法律專題討論 
11/9演講心得

回復生物多樣性的本土實踐與國際挑戰

法律學系法學組 四年級 B95A01150 陳家慶


一、前言

  11/9台大李玲玲教授蒞校演講,以「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為主題。隨著全球暖化的加速以及幾無節制的人類開發,全球各地的生物多樣性遭受嚴重的破壞。在農業、漁業、居民健康等層面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生物多樣性公約,作為國際社會應對此一危機的國際建制之一,提出了「維護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惠益均享」等原則。約堡會議亦倡議「積極採取適當措施,於2010年停止全球、區域、國家生物多樣性的喪失」。2010年將至,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人類仍有許多待改善的地方。李教授的演講,讓我們在這個議題上有了許多新思維與思考方向。而筆者對此議題所想問的是,除了「停止喪失」之外,人類是否能有更積極的作為去「恢復」當地原有的生態系?停止喪失是阻止未來可能發生的損失,而恢復則是進一步地去挽回人類過去犯下的過錯。以下將藉由台灣保育濕地的實踐以及鹹海問題,分別就本土以及國際兩個層面探討。


二、台灣恢復生物多樣性的努力──以濕地復育為中心

  行政院「2010生物多樣性目標」的分項目標其中一項即是減少生物多樣性流失的速度,濕地的復育即屬其中成果。台灣西南沿海低溼,自古以來多為潟湖,如台江內海、倒風內海等等。隨著淤積漸漸變成濕地、泥灘而後被改為魚塭,紅樹林、鷺鷥、魚類等生物往往因此而滅絕。近年來台灣積極將漁塭、現有廢地改為濕地,已恢復當地生機;前者如高雄援中港濕地[1],原為魚塭,後經軍方收回並捐給地方為紅樹林濕地公園之用。後者如高雄半屏湖濕地,[2]原為台泥公司之沉砂滯洪池,後經規劃為半屏湖濕地公園,與其他濕地串連成高雄濕地生態廊道。這些經復原(或是新規劃)的濕地,原有的生物多半回來了,可謂有初步的成果。

  探究台灣在濕地保護有初步成效的原因,除了政策支持以外,台灣在產業上並不非常倚賴養殖漁業,因此面臨的阻力相對而言較小,若養殖漁業為台灣經濟命脈,是否得將漁塭恢復為濕地不無疑問。再者,就台灣的濕地生態而言,其並未越過所謂的”Tipping Point”,也就是生態系組成已經瓦解,組成與功能也大幅改變,如巴西雨林退化為疏林草原。台灣並沒有跨越這個the point of no return,雖然經過人類開發的破壞,但在全國仍然有許多既存的生態系,生物遷徙的廊道雖然被影響,但只要我們即時恢復部分環境,仍然可以取得成果。例如援中港濕地就曾經出現過黑面琵鷺,七股濕地即為我們的既有生態系,可作為恢復生物多樣性的基礎。


三、國際合作恢復生態系的挑戰──以鹹海為例

  鹹海,自1960年蘇聯政府修建分流阿姆河與錫爾河至沙漠地區的運河,以建立龐大的棉花生產以來,鹹海的面積只剩下原本的10%,其中南鹹海的海水含鹽量更是一般海水的兩倍,造成當地生態系完全崩潰,連帶導致漁業崩潰;流入鹹海或是週邊原有農地的大量殺蟲劑、化學農藥殘留,也因鹹海乾涸導致的沙漠化而暴露,隨著狂沙把有毒物質吹往人類居住地區,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3]

  鹹海的案例,很明顯越過了Tipping Point,當地的生態系已經完全崩潰。而要減緩此一趨勢,最根本的辦法便是恢復阿姆河以及錫爾河原本流入鹹海的水流量。這勢必衝擊南中亞一帶棉花的生產,而棉花等農業佔烏茲別克GDP達24%(2006)[4]。另一個鹹海的臨國,哈薩克可以憑藉石油生產滿足國民生活需求,從而有餘裕進行北鹹海的復育,耗資6.2億美元阻隔南北鹹海,以擴大境內北鹹海的水量。若是烏茲別克想如法炮製,例如放棄棉花生產,改種小麥以減少農業用水,所衝擊的將是2761萬國民的產業模式以及生計。從而其甚至主張增加用水,不過他們也將無水可用了。

  從鹹海的例子當中,我們可以分以下幾點觀察停止喪失,甚致恢復生物多樣性所遭遇的挑戰:

  1. 國內產業無法配合

  如上所述,台灣將漁塭換成濕地,可以憑藉的產業優勢是農業不是台灣的主要產業,並不擔負著國家發展的使命。反觀烏茲別克,若要增加阿姆河的水流量,勢必要減少國內用水,所來開刀的就是攸關24%GDP的農業。烏茲別克的棉花在世界上居第四位[5],還希望增加生產以賺取外匯。要其輕易放棄該項產業殊非易事。

  1. 即便國內產業配合,也有其執行上困難

  當然,若是以渠道現代化等措施來減少農業用水,對於恢復鹹海也是不無小補,然而,渠道現代化至少要花費160億美元,各國不是沒有經費就是沒有意願[6]。若是回到前蘇聯時代提出的一個解決方法:引進西伯利亞地區河流的水來充實鹹海。姑不論其對於中亞地區可能帶來的新的衝擊,例如水流改變後西伯利亞以及中亞生態系的改變等等,就現在中亞分立多國的情勢看來,其可行性也是備受質疑的。

  1. 國際合作難以推展:

  因此,可行之道或許是訴諸國際合作,藉由國際社會的力量聚集資金、技術與人力來改善鹹海的情形。然而,現行國際法並無法對於破壞生態嚴重的國家進行制裁,況且該國可能亦無從改善,例如烏茲別克可能需要放棄其全球第四大的棉花產業。該國犧牲鹹海地區週邊的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共和國(Karakalpakstan)來維持現在搖搖欲墜的產業結構,雖說是殺雞取卵,但國際社會至今仍然無法找到一個兼顧當地居民生計以及鹹海復育的方案。

  此外,不企求單一國家的解決途徑,藉由中亞各國的合作,似乎也有可能。但以前述引進西伯利亞河流地方案為例,俄羅斯願不願意將水資源分給烏茲別克將是一個問題。俄羅斯雖然在中亞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現今該地局勢似乎並沒有讓俄羅斯需要特別去為此一行為的誘因,況且此計畫必須經過哈薩克,中亞各國雖然感情不差,但要如何建構一個三國均可互利的方案又是一大問題。

  生物多樣性公約雖然有一目標是「惠益均享」,但在一方自掃門前雪(哈薩克),另一方不願改變現況(烏茲別克)的情況下,要如何利用並無強制拘束力的生物多樣性公約來改善鹹海問題,在國際間的折衝樽俎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結語

  與鹹海相比,台灣可謂幸運,生態系的破壞尚未到達the point of no return,現在及時採取措施還來得及。但以鹹海為例,我們看得到國際上仍無具體明確的跨國改善機制。現行可行的解決之道,或許是將不同的國際公約整合處理,結合WTO等對國家較有直接影響力的國際組織,利用不同議題的溝通與交換,逐步建立一個週邊國家均可接受的鹹海改善方案。此外就是利用現有的國際機制,如國際合作救助等等,對當地進行「急救」,如協助灌溉效率、進行醫療救護以及當地居民照護等等「輔助」措施減緩鹹海消失所造成的損害。但若要進一步去中止生態系的崩潰,甚至恢復,恐怕還需要更為細緻的國際合作與更完備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建制(International Regimes)。

 

[1]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http://www.wetland.org.tw/kh/uanchaun/index.html查閱時間:09.11.16

[2]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http://www.wetland.org.tw/newweb/restore/BanPingLake/index.htm查閱時間:09.11.16

[3] 科學人雜誌2008年第75期5月號 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1187&CL=18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Uzbekistan#Economy 查閱日期: 09.11.16

[5] 烏茲別克國際塑橡膠及化工展展覽簡介http://tw.asiamachinery.net/exhibition/detail.asp?Exhibition_Code=FPLSUZ2009&Country_Code=UZ&Category_Code=PLS

[6]科學人雜誌2008年第75期5月號 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1187&CL=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