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標籤顯示項目: 第51卷
第51卷 第4期 (2022年12月)
1. 柯元惠、王曉丹/1335-1384
成功讓子女從母姓:多重關係下協商主體的法意識重塑
2. 蘇彥圖/1385-1452
基礎權利的憲法與政治:當代美國實體正當程序的司法理論爭議及其啟示
3. 陳衍任/1453-1541
「全球最低稅負制」對國際稅法的衝擊與挑戰
4. 葉俊榮/1543-1596
論公民憲政主義下的臺灣防疫模式
5. 黃淨愉/1597-1665
性別平等觀點檢視我國民法繼承編修正草案
6. 吳建昌、劉靜婷/1667-1733
刑事司法精神鑑定之挑戰與期待
2023年特刊主題論文徵稿啟事
本刊擬於2023年10-11月間發行特刊,並以「數位科技與法律」為主題,徵求論文。
在數位時代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之巨大轉變,同時也伴隨著諸多未知之挑戰與課題。科技進步使資訊得以數位化,並以超乎過往所能想像之速度,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傳遞,而資訊數位化後,在藉由數位轉型,徹底改變了現代經濟社會之發展面貌,舉凡社群媒體成為人與人互動或取得資訊之主要平台媒介、金融科技創新提高普惠金融之可能性、政府創設了「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平台」提供民眾使用政府機關保存自己資料之管道等,均有助於人們享有更便利之日常生活。但在同時,人們面臨社群媒體上言語霸凌、假訊息之流竄,科技巨頭引發之市場寡占,金融監理機關對金融科技業應有之監理密度為何,數位平台或政府掌握巨量私人數據所潛在之資訊安全,乃至於隱私權等新興問題,均有待解決。而公私部門在面對數位轉型所衍生之各種問題,亦產生了數位治理之需求。對此,2022年8月成立之數位發展部,或可謂是政府正視數位治理必要性及急迫性的佐證之一。
由於傳統法制在面對數位時代所帶來之各種新興議題,往往凸顯法規範不足之窘境,亟需法學先進就前揭所提之各項議題或其他與數位科技相關問題深入研究、惠賜卓見,也因此,本刊決定2023年特刊將以「數位科技與法律」為專題進行徵稿,歡迎各界先進踴躍賜稿。
lawjournal
-
Vol. 53, No. 4 (Nov. 2024)
1 Legislative Trends and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in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Yi-Li Lee
pp.1389-14722 Revisit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xhaustion Doctrine in Copyright with a Focus on the Video Streaming Platforms
Yu-Tang Hsiao
pp. 1473-15403 Efforts by the United States to Eliminate Forced or Compulsory Labor
Cing-Kae Chiao
pp. 1541-16044 To Construct a „Procedure-Dependent” Theory of Criminal Illegality of Person
Bei-Shen Lin
pp. 1605-16695304(1)_ Yi-Li Lee Chinese abstract 5304(1)_ Yi-Li Lee English abstract 5304(4)_ Bei-Shen Lin Chinese abstract 5304(4)_ Bei-Shen Lin English abstract 5304(3)_ Cing-Kae Chiao Chinese abstract 5304(3)_ Cing-Kae Chiao English abstract 5304(2)_ Yu-Tang Hsiao Chinese abstract 5304(2)_ Yu-Tang Hsiao English abstract
第51卷 特刊 (2022年11月)
【主題論文:憲法訴訟的新紀元】
臺灣裁判憲法審查制度之難題及其解方/陳宗憶833-912
具體規範審查之目的功能及其程序合法要件:
以司法院釋字第786號解釋所涉權力分立及制裁性規範之違憲審查疑義為中心/陳陽升913-943
裁判憲法審查與未成年子女在家事程序之正當程序保障:
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之重要程序議題研析/沈冠伶945-1021
論兒童最佳利益在對父母或主要照顧者被告量刑中的考慮:
兼談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之啟示及影響/林慈偉1023-1090
【專欄:2021年臺灣法律發展回顧】
年度回顧
憲法/張文貞 1091-1130
行政法/孫迺翊 1131-1169
民事法/陳忠五 1171-1202
民事程序法/許士宦 1203-1221
刑事法/謝煜偉 1223-1255
刑事程序法/蘇凱平 1257-1284
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邵慶平 1285-1311
專題回顧
職災法/徐婉寧 1313-1334
2023年特刊主題論文徵稿啟事
本刊擬於2023年10-11月間發行特刊,並以「數位科技與法律」為主題,徵求論文。
在數位時代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之巨大轉變,同時也伴隨著諸多未知之挑戰與課題。科技進步使資訊得以數位化,並以超乎過往所能想像之速度,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傳遞,而資訊數位化後,在藉由數位轉型,徹底改變了現代經濟社會之發展面貌,舉凡社群媒體成為人與人互動或取得資訊之主要平台媒介、金融科技創新提高普惠金融之可能性、政府創設了「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平台」提供民眾使用政府機關保存自己資料之管道等,均有助於人們享有更便利之日常生活。但在同時,人們面臨社群媒體上言語霸凌、假訊息之流竄,科技巨頭引發之市場寡占,金融監理機關對金融科技業應有之監理密度為何,數位平台或政府掌握巨量私人數據所潛在之資訊安全,乃至於隱私權等新興問題,均有待解決。而公私部門在面對數位轉型所衍生之各種問題,亦產生了數位治理之需求。對此,2022年8月成立之數位發展部,或可謂是政府正視數位治理必要性及急迫性的佐證之一。
由於傳統法制在面對數位時代所帶來之各種新興議題,往往凸顯法規範不足之窘境,亟需法學先進就前揭所提之各項議題或其他與數位科技相關問題深入研究、惠賜卓見,也因此,本刊決定2023年特刊將以「數位科技與法律」為專題進行徵稿,歡迎各界先進踴躍賜稿。
第51卷 第2期 (2022年6月)
1. 駱怡辰/261-333
從Roe v. Wade的推翻爭議看美國憲法判決先例拘束原則的辯論
2. 謝碩駿/335-410
論行政法院在暫時權利保護程序中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
3. 陳自強/411-475
給付目的不達不當得利
4. 吳振吉/477-536
人工智慧醫療傷害之損害賠償責任
2022年特刊主題論文徵稿啟事
本刊擬於2022年10-11月間發行特刊,並以「憲法訴訟的新紀元」為主題,徵求論文。
2019年總統公布的憲法訴訟法,將於2022年1月4日施行。憲法訴訟法將現行的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全面修正,大法官將不再以會議方式進行憲法審查,而是改以由大法官組成憲法法庭,以法院訴訟程序的方式進行審理。而憲法法庭的審查標的,也由抽象的法規範(法律和命令),擴及於法院的確定終局裁判。憲法案件審理程序的「訴訟法化」,將我國的憲法訴訟帶入一個新的紀元。
於憲法事件的審理即將「訴訟法化」的時刻,其他領域既有的各種訴訟事件與程序,亦有「憲法化」的傾向。無論是民事訴訟從國民主權原理出發而強調的人民程序處分權與程序選擇權、行政訴訟貫徹法治國行政與「有權利即有救濟」之憲法原則、商業訴訟與憲法財產權保障之間的關連與界限、刑事訴訟的焦點從發現真實轉向被告憲法權利保障等,無不昭示著各種訴訟程序法理與各項憲法價值之間的匯流與整合。
然則,訴訟程序與憲法價值之間,不僅有匯流整合的關係,也可能存在著衝突競合的關係。在憲法案件改採法院訴訟程序審理後,憲法法庭的程序操作模式(例如標示主筆判決書之大法官)會對憲法意旨的詮釋產生何種影響?憲法以外的各項訴訟程序原本強調的內在價值,又將如何與「憲法化」下的新價值和平共存?例如強調息止當事人間紛爭的民事訴訟程序,如何平衡當事人權利與公共利益的衡平?刑事訴訟程序如何在發現真實與被告權利保障間劃定分寸?行政訴訟應如何顧及「有權利即有救濟」的憲法法理與行政效率間的關係?商事訴訟如何在保障各利害關係人的財產利益與促進商業活動間取得平衡?凡此均屬我國在憲法案件「訴訟法化」與各類訴訟案件「憲法化」下必須深加論述的重要議題。因此,本刊決定2022年特刊將以「憲法訴訟的新紀元」為專題進行徵稿,期盼各位法學先進在此專題範圍內,踴躍賜稿。
第51卷 第3期 (2022年9月)
1. 楊雅雯/537-615
工作權是國民權或人權?:從勞動權人權化之辯論與「能力進路」觀點反思工作權之定性
2. 陳仲嶙/617-683
反思私法人的憲法權利地位
3. 蔡志偉 Awi Mona/685-755
從「王光祿釋憲案」論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利的憲法保障
4. 李榮耕/757-831
犯罪偵查中通訊內容的調取
第51卷 第1期 (2022年3月)
1. 蘇慧婕/1-65
歐盟被遺忘權的內國保障: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第一、二次被遺忘權判決評析
2. 陳信安/67-137
黨產條例合憲性爭議再探:以釋字第793號為中心
3. 張韻琪/139-207
論繼承人之債權人撤銷拋棄繼承及撤銷遺產分割協議
4. 黃銘傑/209-259
相對優勢地位濫用規範的六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