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名稱 |
期刊名稱 |
出版日期 |
論文頁數 |
Mohammad El-Ghazi,薛智仁譯,歐盟的貪污抗制:新歐盟反貪污法律框架草案 |
月旦法學雜誌,365期 |
2025-01 |
185-192 |
2023年刑事程序法回顧:刑事鑑定新法評析 |
台大法學論叢(TSSCI),53卷特刊 |
2024-11 |
1289-1323 |
憲法要求之法官迴避事由--評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12號判決 |
台灣法律人,39期 |
2024-11 |
31-58 |
被告與檢察官之科刑一部上訴效果不同?--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322號與113年度台上字第1689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38期 |
2024-09 |
172-184 |
事實認定歧異之再審事由--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6號判決 |
月旦實務選評,4卷8期 |
2024-08 |
100-116 |
毒品擴大利得沒收之合憲性--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1號判決 |
新學林法學,4期 |
2024-08 |
24-46 |
科刑一部上訴之「有關係部分」--最高法院112年台上大字第991號刑事裁定 |
台灣法律人,37期 |
2024-07 |
173-193 |
再審目標之合憲性解釋--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2號判決 |
台灣法律人,36期 |
2024-06 |
145-158 |
第三人沒收之第三審上訴限制--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761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34期 |
2024-04 |
134-144 |
刑事程序之業務拒絕證言權:新法適用與立法展望 |
台灣法律人,33期 |
2024-03 |
105-124 |
Joachim Renzikowski,薛智仁譯,體系內與體系外的阻卻違法事由 |
月旦法學雜誌,346期 |
2024-03 |
143-157 |
直接利得之認定標準--評「沾染不法說」 |
當代法律,24期 |
2023-12 |
14-24 |
犯罪所得沒收溯及既往之合憲性--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8號判決 |
台灣法律人,30期 |
2023-12 |
88-111 |
正當防衛之侵害現在性--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235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29期 |
2023-11 |
141-153 |
初探人工智慧對刑法學的挑戰:以自動駕駛為例 |
台灣法律人,27期 |
2023-09 |
104-133 |
新肇事逃逸罪之逃逸概念--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4869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26期 |
2023-08 |
133-146 |
背信罪與商業判斷法則 |
台灣法律人,25期 |
2023-07 |
52-73 |
拒絕證言權與對質詰問權之衝突--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4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21期 |
2023-03 |
144-152 |
誘捕偵查與法律保留--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482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20期 |
2023-02 |
134-150 |
M化車偵查之合法性--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4549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19期 |
2023-01 |
140-155 |
略誘未成年罪之保護法益與構成要件--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682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18期 |
2022-12 |
149-164 |
刑法解釋與適用之憲法界限:近期刑事裁判之綜合評析 |
興大法學(TSSCI),32期 |
2022-11 |
1-105 |
參與被害人自我危害之結果歸責--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318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16期 |
2022-10 |
146-161 |
論不自證己罪之拒絕證言權:最高法院裁判之綜合評釋 |
中研院法學期刊(TSSCI),31期 |
2022-09 |
331-405 |
聚眾施強暴脅迫罪之限縮解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6191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15期 |
2022-09 |
155-169 |
原因自由行為與思覺失調症--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741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14期 |
2022-08 |
159-173 |
無權投票作為虛遷戶籍投票罪之解釋指引--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4333號與111年度台上字第550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13期 |
2022-07 |
166-177 |
貪污加菜金的將軍?--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108年度軍上訴字第2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12期 |
2022-06 |
184-195 |
圖利罪之不法利益概念--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大字第1341號刑事裁定 |
台灣法律人,11期 |
2022-05 |
197-208 |
曾參與前審「裁判」之法官迴避事由--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972號刑事裁定 |
台灣法律人,9期 |
2022-03 |
192-201 |
曾參與「前審」裁判之法官迴避事由--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501號刑事裁定 |
台灣法律人,8期 |
2022-02 |
185-197 |
刑法規範違憲宣告作為免訴事由--最高法院110年度台非大字第13號刑事裁定 |
台灣法律人,7期 |
2022-01 |
185-194 |
通姦罪之憲法審查--評司法院釋字第七九一號解釋 |
成大法學(TSSCI),42期 |
2021-12 |
1-69 |
安置線民與法律保留--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858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6期 |
2021-12 |
176-187 |
新肇事逃逸罪之解釋難題--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613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5期 |
2021-11 |
184-198 |
被害者學作為詐欺罪之解釋準則?--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3699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4期 |
2021-10 |
178-189 |
強制性緊急避難--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5037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3期 |
2021-09 |
187-197 |
再論內線交易罪之犯罪所得--評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4349號刑事裁定 |
月旦實務選評,1卷2期 |
2021-08 |
103-126 |
第三人搜索之另案扣押--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979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律人,2期 |
2021-08 |
190-198 |
販賣毒品罪之著手時點--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大字第4861號刑事裁定 |
台灣法律人,1期 |
2021-07 |
177-182 |
裁判上一罪之再審目標審查--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大字第1221號刑事裁定 |
台灣法律人,1期 |
2021-07 |
170-176 |
對質詰問權之衡平補償--評司法院釋字第789號解釋 |
台灣法律人,1期 |
2021-07 |
110-126 |
侵害個資罪之利益概念--兼評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大字第1869號裁定 |
月旦法學雜誌,313期 |
2021-06 |
62-75 |
不法挑唆與正當防衛 |
中研院法學期刊(TSSCI),28期 |
2021-03 |
1-72 |
虛遷戶籍投票罪之「從嚴」解釋--評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上訴字第114號刑事判決 |
月旦裁判時報,102期 |
2020-12 |
70-80 |
2019年刑事法實務回顧:詐欺集團的洗錢罪責 |
臺大法學論叢(TSSCI),49卷特刊 |
2020-11 |
1623-1665 |
Frank Saliger,薛智仁譯,財產與損害的判斷指標:個人、經濟與法律 |
月旦法學雜誌,304期 |
2020-09 |
184-194 |
論拒絕證言權對取證強制處分之限制:以親屬與業務拒絕證言權為例 |
臺大法學論叢(TSSCI),49卷2期 |
2020-06 |
711-778 |
同意搜索之基本問題(一)(二)(三) |
法務通訊,3002/3003/3004期 |
2020-05 |
3-6/3-6/6 |
再論想像競合之輕罪封鎖作用 |
月旦法學雜誌,299期 |
2020-04 |
95-106 |
肇事逃逸罪之合憲性--評釋字第777號解釋 |
月旦裁判時報,92期 |
2020-02 |
78-97 |
正当化緊急避難と連帯原則(林優貴譯) |
比較法雜誌,53卷3號 |
2019-12 |
175-193 |
阻卻不法之緊急避難:法理基礎、適用範圍與利益權衡標準 |
臺大法學論叢(TSSCI),48卷3期 |
2019-09 |
1147-1221 |
溯及既往禁止與轉型正義--以東德邊境守衛射殺案為例(pdf) |
中研院法學期刊(TSSCI),25期 |
2019-09 |
131-204 |
想像競合之輕罪封鎖作用--評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337號刑事判決 |
月旦裁判時報,86期 |
2019-08 |
49-58 |
正當防衛與比例原則 |
月旦法學雜誌,281期 |
2019-08 |
49-71 |
The Reform of Criminal Asset Confiscation in Taiwan: An Overview (pdf) |
Compliance Elliance Journal (CEJ), Vol 5, N. 1 |
2019-05 |
39-50 |
刑事程序法定原則 |
月旦刑事法評論,11期 |
2018-12 |
20-44 |
2017年刑事程序法回顧:刑事救濟程序、證據法則與強制處分 |
臺大法學論叢(TSSCI),47卷特刊 |
2018-11 |
1881-1929 |
刑事沒收制度之現代化:2015年沒收實體法之立法疑義 |
臺大法學論叢(TSSCI),47卷3期 |
2018-09 |
1053-1123 |
罰金刑體系之改革芻議 |
臺大法學論叢(TSSCI),47卷2期 |
2018-06 |
761-838 |
井田良著,薛智仁譯,刑法上行為非價與結果非價之未解爭議 |
月旦法學雜誌,277期 |
2018-06 |
211-218 |
GPS跟監、隱私權與刑事法--評最高法院106年度臺上字第3788號刑事判決 |
月旦裁判時報,70期 |
2018-04 |
42-60 |
羈押事由之憲法界限 |
臺大法學論叢(TSSCI),46卷4期 |
2017-12 |
1879-1951 |
2016年刑事程序法回顧:沒收程序法、羈押閱卷與證據法則 |
臺大法學論叢(TSSCI),46卷特刊 |
2017-11 |
1493-1529 |
論原因自由行為之處罰基礎 (pdf) |
中研院法學期刊(TSSCI),21期 |
2017-09 |
1-80 |
展望未來的刑事立法政策?--評2017年法務部之刑法修正草案(下) |
月旦法學教室,178期 |
2017-08 |
68-82 |
展望未來的刑事立法政策?--評2017年法務部之刑法修正草案(上) |
月旦法學教室,177期 |
2017-07 |
57-69 |
變遷中的肇事逃逸罪--評最高法院104年度臺上字第2570號刑事判決 |
政大法學評論(TSSCI),149期 |
2017-06 |
221-281 |
Bernd Heinrich,薛智仁譯,國家違法挑唆犯罪--德國聯邦最高法院、憲法法院與歐洲人權法院裁判 |
月旦法學雜誌,259期 |
2016-12 |
228-237 |
促成性交易罪及補強法則之適用範圍--評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上訴字第1553號 (pdf) |
中原財經法學(TSSCI),37期 |
2016-12 |
105-169 |
簡介2016年德國性刑法之修正 |
月旦刑事法評論,3期 |
2016-12 |
67-80 |
刑法、基本權與公民不服從 (pdf) |
中研院法學期刊(TSSCI),19期 |
2016-09 |
229-252 |
一事不再理與自訴權競合──評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239號等相關判決 |
月旦法學雜誌,256期 |
2016-09 |
176-195 |
論發現新事證之刑事再審事由:2015年新法之適用與再改革 |
臺大法學論叢(TSSCI),45卷3期 |
2016-09 |
911-977 |
傷害致死罪之防衛過當──評士林地方法院104年度易字第628號刑事判決 |
月旦裁判時報,49期 |
2016-07 |
38-48 |
相續共同正犯概念之商榷 |
月旦刑事法評論,1期 |
2016-06 |
100-122 |
減免沒收條款之評析 |
月旦法學雜誌,252期 |
2016-05 |
63-83 |
自訴程序之被害人概念 |
月旦法學教室,162期 |
2016-04 |
27-29 |
公務員圖利罪之立法商榷 |
檢察新論,19期 |
2016-01 |
21-33 |
犯罪所得沒收制度之新典範?--評析食安法第四十九條之一之修正 |
臺大法學論叢(TSSCI),44卷特刊 |
2015-11 |
1327-1394 |
禁止錯誤之法律效果—為故意理論辯護 |
政大法學評論(TSSCI),142期 |
2015-09 |
149-226 |
刑法觀點下的公民不服從 (pdf) |
中研院法學期刊(TSSCI),17期 |
2015-09 |
131-204 |
補行數罪併罰與不利益變更禁止—評最高法院103年度第14次刑事庭會議決議 |
月旦裁判時報,38期 |
2015-08 |
23-35 |
刑法明確性原則之新定位:評介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之背信罪合憲性裁定 |
台大法學論叢(TSSCI),44 卷2期 |
2015-06 |
599-664 |
非法經營銀行業務罪之犯罪所得—兼論犯罪所得沒收之分析架構(下) |
月旦法學教室,150期 |
2015-04 |
58-67 |
非法經營銀行業務罪之犯罪所得—兼論犯罪所得沒收之分析結構(上) |
月旦法學教室,149期 |
2015-03 |
60-69 |
家暴事件之正當防衛難題—以趙岩冰殺夫案為中心 (pdf) |
中研院法學期刊(TSSCI),16期 |
2015-03 |
1-70 |
司法警察之偵查概括條款?—評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3522號判決 |
月旦法學雜誌,235期 |
2014-12 |
235-256 |
刑事程序上私人取證之證據能力—評析最高法院判決之新發展 |
台灣法學雜誌,260期 |
2014-11 |
47-62 |
衛星定位追蹤之刑責-評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上易字第2407號判決 (pdf) |
科技法學評論,11卷1期 |
2014-06 |
119-154 |
投票行賄罪之沒收難題-評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214號判決 |
台灣法學雜誌,248期 |
2014-05 |
41-52 |
無故取得電磁紀錄罪之解釋及立法 |
政大法學評論(TSSCI),136期 |
2014-03 |
45-128 |
淺論公民抗議的刑事法問題 |
台灣法學雜誌,240期 |
2014-01 |
23-33 |
靜坐與強制罪、妨害公務罪:公民抗議的憲法保障與法律界線 |
台灣法學雜誌,240期 |
2014-01 |
1-22 |
肇事逃逸罪之保護法益/最高院 99 台上 4045 判決 |
台灣法學雜誌,236期 |
2013-11 |
182-193 |
販賣毒品罪之犯罪所得沒收範圍—最高法院100年台上字第842號判決 |
台灣法學雜誌,224期 |
2013-05 |
62-72 |
虛遷戶籍投票罪之既未遂—評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4041號刑事判決 |
月旦裁判時報,20期 |
2013-04 |
64-77 |
反思刑事被告之審判期日在場義務 |
台北大學法學論叢(TSSCI),85期 |
2013-03 |
225-272 |
刑事追訴時效之理論根據、法律性質與法律效果 (pdf) |
中研院法學期刊(TSSCI),12期 |
2013-03 |
263-324 |
「網路釣魚」的刑事責任 |
東吳法律學報(TSSCI),24卷3期 |
2013-01 |
149-185 |
巧取公職之詐欺罪責--評臺北地方法院九十八年度金重易字第九號及臺灣高等法院九十九年度矚上易字第二號刑事判決 |
月旦法學雜誌,212期 |
2013-01 |
200-224 |
加重內線交易罪—最高院101台上1857判決 |
台灣法學雜誌,212期 |
2012-11 |
195-204 |
網路拍賣之多重帳戶哄抬出價 |
台灣法學雜誌,211期 |
2012-11 |
132-148 |
內線交易之犯罪所得概念 |
政大法學評論(TSSCI),129期 |
2012-10 |
245-299 |
刑事程序之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以最高法院判決之變遷為中心 |
月旦法學雜誌,209期 |
2012-10 |
106-136 |
竊盜罪之所有意圖概念 |
台灣法學雜誌,205期 |
2012-08 |
153-167 |
家庭成員之虛遷戶籍投票—評最高法院一○○年度台上字第二六五三號刑事判決 |
台灣法學雜誌,203期 |
2012-07 |
96-110 |
被告緘默評價禁止之現在與未來 |
刑事法雜誌,56卷1期 |
2012-02 |
57-94 |
毀損古蹟罪—台北地院99訴930及台高院99上訴4105判決 |
台灣法學雜誌,192期 |
2012-01 |
179-187 |
基於取證目的之私人竊聽 |
台灣法學雜誌,183期 |
2011-09 |
162-175 |
不法侵害之現在性與著手實行—最高院99台上字第5562 |
台灣法學雜誌,182期 |
2011-08 |
182-188 |
禁止國家使用私人違法取得證據之理論基礎─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七三四號判決 (pdf) |
政大法學評論(TSSCI),121期 |
2011-06 |
53-106 |
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之可罰性爭議─評析德國法之新發展 |
成大法學,21期 |
2011-06 |
95-141 |
限制短期自由刑之制裁體系改革─兼評易服社會勞動之增訂 (pdf) |
政大法學評論(TSSCI),116期 |
2010-08 |
239-292 |
易科罰金與數罪併罰之交錯難題 |
成大法學,18期 |
2009-12 |
1-38 |
虛遷戶籍而投票之可罰性 |
法學新論,7期 |
2009-02 |
77-103 |
準強盜罪之立法改革方向─兼評大法官釋字第六三○號解釋(下) |
台灣法學雜誌,110期 |
2008-08 |
49-63 |
準強盜罪之立法改革方向─兼評大法官釋字第六三○號解釋(上) |
台灣法學雜誌,109期 |
2008-08 |
36-53 |
沒收之定位與從屬性─最高法院相關裁判綜合評釋(下) |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9期 |
2007-10 |
31-45 |
沒收之定位與從屬性─最高法院相關裁判綜合評釋(上) |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8期 |
2007-09 |
21-37 |
論肇事逃逸罪之致人死傷要素─評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九十一年度交上訴字第九五四號判決 |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2期 |
2003-11 |
216-232 |
論人工流產同意權(下) |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9期 |
2003-08 |
173-185 |
論人工流產同意權(上) |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8期 |
2003-07 |
143-155 |
起訴效力範圍與變更起訴法條的界限─評最高法院八十八年度台上字第七○五一號判決 |
軍法專刊,47卷1期 |
2001-01 |
24-42 |
聚眾鬥毆罪之研究 |
刑事法雜誌,44卷4期 |
2000-08 |
97-138 |
強制性交罪(刑法第二二一條第一項)修正之研究 |
刑事法雜誌,44卷1期 |
2000-02 |
84-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