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環境法講座:美國環保實務與挑戰:環保署西南區經驗談 報名網址:http://goo.gl/forms/cE5z4uwJhJ 主講人: Mr. Jared Blumenfeld(美國環保署西南區長官) Ms. Jessica Kao(美國環保署西南區幕僚長) 主持人:葉俊榮 …
韓國順天大學來訪臺大法律學院,與環續中心主任葉俊榮教授及研究生助理王德瀛、李彥麟、柯亦儒、林彥廷進行交流。期間葉俊榮老師先透過簡報介紹台灣之美、環境問題與環境立法。 接續中心助理分別分享參與環境相關社會運動以及出國參與國際會議的學習經驗:林彥廷分享身為法律人參與松菸護樹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李彥麟則分享2014年底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0屆締約方大會(COP20)的學習經驗,柯亦儒與王德瀛則分別分享其參與綠色氣候基金會議與相關環境團體參與的經驗。 在經驗分享後的問答時間,順天大學師生分別就台灣及台北市的環境與氣候變遷相關立法及政策提出疑問與關切,葉俊榮老師則分享臺灣目前氣候變遷相關立法進度與困境、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與臺灣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順天大學教授也分享韓國目前氣候變遷相關立法進度。 此次交流經驗,讓兩方師生更加了解彼此國內的環境立法與政策。期待未來更多的國際交流,能提供機會實際瞭解不同國家的相關環境立法與政策執行,並提升學術研究量能。
恭喜本中心代表(左二至左四)潘誼鎂、吳佩儒、鄭普琳與張思遠等四位同學參與第三屆東亞國際環境法模擬法庭辯論賽,獲得大賽第三名與Applicant方訴狀第二名!! 感謝張文貞老師與貝傑仁(Jeroen van Bekhoven)同學的用心指導,以及其他同學們的熱情協助! ↑獲得大賽第三名與崇實大學的Roy Andrew Partain教授合影 參賽目的 2013年受到主辦單位的邀請,由三位同學代表臺大法律學院第一次參加此比賽,最後獲得第三名的佳績,2014年則由三位大學部學生(潘誼鎂、吳佩儒、鄭普琳)與一位科法所學生(張思遠)組隊代表臺大法學院,參加此模擬法庭辯論賽的東亞區域賽,除了能讓參與的同學有機會接觸並深入國際環境法的相關議題外,並能藉此在此國際性的模擬法庭辯論賽上,呈現臺大法學院在國際環境法上的重視和學生的栽培,希望能讓參與的同學獲得學習與知識上的成長,還有模擬法庭中口語表達的訓練,且與其他學校隊伍的參賽者進行國際交流,並盡力贏得好成績,期盼能脫穎而出晉級決賽,為院爭光。 參賽過程…
臺大法律學院環境永續政策與法律中心邀請英國愛丁堡大學的Navraj Singh Ghaleigh教授演講。講題:「英國的氣候政策與公眾參與」(UK Climate Policy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講者:Navraj Singh Ghaleigh(簡歷:http://ppt.cc/5FO4)日期:2015年1月28日(星期三)時間:上午10:00-12:00地點:臺大法學院霖澤館一樓實習法庭主持人:林子倫副教授(臺大政治系)與談人:葉俊榮教授(臺大法律系)歡迎各位現場報名參與。活動簡介:本講座將由Ghaleigh教授和大家分享英國氣候變遷法、英國愛丁堡及其他地方政府所推動的低碳措施。同時,臺大法律系的葉俊榮教授會以臺灣的氣候變遷政策、立法與民間觀點進行與談。英國在臺辦事處,臺灣的環境團體也會加入討論。Ghaleigh教授希望藉此機會,…
主要職責: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是以法律行動(包括各類型訴訟、修法推動、議題倡導、教育推廣等)來保護捍衛我們的環境,實踐我們所認同的與環境共生而非消費的永續性經濟理念。除了在第一線作戰的律師,我們更須要能在後方支援的好夥伴,如果你認同我們的理念,願意成為我們堅實的夥伴,歡迎來本會與我們面談。 1.電話總機 2.協助出狀、檔案歸卷、公文與信件收發 3.律師交辦事務 4.街頭演講、記者會等相關行政工作 5.協助一般辦公室總務及庶務工作 6.協助【蠻野講堂】相關工作。 應徵條件: 認同本會理念、細心負責、學習能力佳、行動力與機動性良好、有相關行政工作經驗者佳。…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0次締約國大會」座談會 時間:2014年12月26日(星期五)12:30-14:00 地點:臺大法律學院實習法庭 主持人:葉俊榮講座教授(臺灣大學法學院) 與談人:林子倫副教授(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林春元助理教授(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 12:30-12:40 葉俊榮教授引言 12:40-13:00 PLES利馬會議觀察報告 13:00-13:40…
氣候變遷時代決策量能提昇講座(二十) 講題:氣候變遷的治理模式:科學與技術的整合思維 時間:2014/11/21(五)12:30~14:00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實習法庭 主講:高仁川助理教授(臺北大學法學院)主持人:葉俊榮講座教授(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與談人:周桂田教授(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林子倫副教授(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本次講座中,高仁川助理教授首先拋出問題,「在面對氣候變遷的治理中,為何要特別談科學與技術的思維?」高助理教授舉近來食安管制與高雄氣爆案件為例,說明於探討法制問題時,甚至是在政治決策上,我們甚少談到科學層面的問題,而不免流於意識形態掌控。在氣候變遷此跨領域的議題上,更需有不同學科思維的刺激,以及在各領域的典範人物投入研究。針對科學的必要性與反省,高助理教授提到,對於過往科學於決策上的幫助、立法、行政或司法審查過程中往往採取尊重的態度,例如行政法中的判斷餘地理論。然而,科學驗證亦可能產生分岐,行政機關在決策中面對分歧時該如何因應;法院總以尊重的態度面對決策上科學的領域,會不會使行政機關藉科學之名,將決策的過程與結果套上不可質疑的金鐘罩,都是重要的問題。 高助理教授認為,行政機關不應獨佔科學的排他發言權。法院雖不能取代行政機關作出決策,但仍應確保科學於行政機關決策中扮演合理、合法的角色,而非對科學領域撤守不管。而在技術的反省上,高助理教授提到「碳洩移」的問題,商品製造過程的碳排放行為逐漸從已開發國家轉移至開發中國家,此種跨國影響,若僅在一國內立法管制,或僅讓少數國家研發潔能技術,將難收成效,所以對於環境潔能技術、設備的擴散上,相關立法與政策工具等,應如何提供經濟誘因與管制壓力,促成技術研發的擴散,亦值得深入思考。 高助理教授最後總結,氣候變遷治理涉及經濟學、行為科學與技術創新移轉等研究,不宜忽略或脫離此議題,儘管立法與決策上迫切需要科學,但目前科技變遷與能源相關研究仍不足。 與談人周桂田教授指出,行政機關於決策中常成立專家委員會,提供科學知識幫助決策,但如同高助理教授所提到的,科學本身以及專家在檢證上皆可能有分歧,對此,周教授主張,科學的專業及其內含的價值觀皆必須受到檢視。換言之,在科學爭議中,我們不僅必須進行科學層面的檢證,也需進行倫理與價值的判斷。此外,亦可立法引入「公民參與決策」的條款,在決策上把台灣一直有的「against…
氣候變遷時代決策量能提昇講座(十九) 講題: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項目環評制度比較研究報告 時間:2014/11/6(四)12:30~15:00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實習法庭 講者:金自寧副教授(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主持人:葉俊榮講座教授 共同討論人:張文貞教授 本次的講座中,金自寧副教授比較臺灣與中國的環評制度,包含制度輪廓、實務運作、環評訴訟、代表性案例,以及否決制的存廢。 金自寧副教授指出,環境影響評估制度早期來自於美國,此一制度之後也傳承到其他國家,但每個國家的接受度都不太一樣。中國的環評制度也受國際影響, 主要內容於2002年確立。中國的環評制度與臺灣大同小異,特別是中臺都採取否決權制,美國則否。中臺的環評主要差異在於:臺灣是二階環評,中國是三類環評,但功能大致相同。…
講題:氣候變遷的治理模式:科學與技術的整合思維時間:2014年11月21日(星期五)12:30-14:00地點:臺大法學院實習法庭主講:高仁川助理教授(臺北大學法學院)主持人:葉俊榮講座教授(臺灣大學法學院)與談人:周桂田教授(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林子倫副教授(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可抵服務二、碩博士班學習時數請於11月20日前至 http://goo.gl/forms/sJGH6OVCVi 報名參加聯絡方式: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講座:氣候變遷時代決策量能提昇講座(十八) 題目:大陸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現狀與展望日期:2014年10月22日(三)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 講者:劉勇副教授(浙江財經大學法學院) 主持人:張文貞教授(臺灣大學法學院) 與談人:許耀明副教授(政治大學法學院) 本次研討會中,劉勇副教授介紹了大陸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發展背景、現狀以及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大陸碳排放交易市場發展的開端為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2011年3月所提出的《十二五規劃》,以「2015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0年降低17%」做為目標。由於此目標以「碳強度」為標準,因此碳排放總量增加在大陸仍是被允許的。《十二五規劃》後,2011年10發布《關於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通知》,確定由深圳、廣東、上海、北京等七省市進行碳排放交易的嘗試,並於2011 年11月的《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設定各地方的碳強度减排目標。 目前大陸碳排放交易市場的主要法律規範來自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及地方政府發布的規範性文件,各地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指標框架下,依據企業的歷史排放量、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產業的減排潛力等因素來決定排放配額總量;且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皆包括在內。在排放配額的分配方式上,目前以免費分配為主,並將年度配額分為「初始配額」、「新增預留」及「政府預留」。其中,初始配額分配給既有的排放者;新增預留配額分配給新進入市場的企業;政府預留的配額則是用以調節碳市場。若進一步將觀察焦點集中於目前試行的各省市,由於各省市發展狀況不同,因此,不僅減排目標各異,受到碳排放限制的行業範圍也有所差別:北京的受限制行業範圍最廣,工業、服務業、政府機關單位與事業單位都在其中;上海次之,受到限制者以工業、服務業為主;其餘省市則僅有工業遭到管制。…
第 5 頁,共 16 頁